《产业内贸易与政策应用》首先通过对中国与主要贸易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与贸易摩擦的产业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产业内贸易水平与贸易摩擦之间的理论与实证关联,并将贸易摩擦划分为产业内贸易摩擦和产业间贸易摩擦。
其次,对产业内(间)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贸易摩擦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并解析其对中国及发起国不同利益群体的经济影响。
再次,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运用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探讨产业内贸易摩擦的形成动因;运用产业层面的平衡面板数据对“平滑调整假说”在中美贸易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从调整成本的角度分析产业间贸易摩擦的形成动因;引入贸易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分别对“保护代售模型”和“政治竞争模型”进行拓展,分析产业内(间)贸易摩擦的形成过程。
最后,为缓解产业内贸易摩擦提供相应的策略选择。
作者简介
张兴泉,嘉兴学院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政策、贸易摩擦、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