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这本书开篇就列出了一组数据对照。从1802年到2021年,美国五种不同类型的资产剔除通货膨胀之后的真实收益。
220年里,一个具备多样性分散配置的股票投资组合,真实的平均年复合收益率是6.9%;
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的真实平均收益率就低很多,长期国债的真实平均年复合收益率是3.6%,短期国债则是2.5%。
黄金,只有0.6%。在长期投资中,黄金的价格涨幅刚刚能够超过通货膨胀率,但也仅仅是略微超出。
至于美元现金的购买力则每年下降1.4%。
毫无疑问,短期内,无论是哪个市场,股票收益的波动都是非常大的,很不稳定,不仅经常受到市场心理,以及相关的盈利、利率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金融监管往往要么过于严厉,要么对于金融冒险重视不足,以至于使得一些风险累积到比较危险的地步。
当然,这里要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较长时段的熊市是可能的。比如从1966年底一直到1982年,随着通货膨胀率不断飙升、油价大幅增长,美国不得已还终结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显现了美国金融霸权的相对衰落,这些使得美国股市在15年里一片惨淡,股票资产的真实收益是负数。
当然,也正是从1982年8月开始,美国股市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牛市,股市最终的涨幅达到了10倍以上——1987年10月,美国股市迎来股灾。但过后又是牛市。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主导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看上去鹏程万里,这也使得股市信心一直爆棚,牛市一直持续到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这期间虽然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但对美股的热烈行情也没有影响。
《股市长线法宝》出自美国著名投资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里米·西格尔。这本书第1版出版于1994年,之后不断修订完善,但保留了书作者最初确立的观点内容主要架构,这也显现了书中观点的稳健性、前瞻性和正确性。有“股神”之称的沃伦·巴菲特也盛赞此书是“价值连城的股票市场投资指南”。
这本书的第6版,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引进出版。全书可谓股民投资的全系统指南,分别介绍了股市长期收益和风险情况,对照了股票与其他投资品的收益和风险,股票收益率的来源以及股市估值指标,系统地阐解了诸如哪些股票适合长期投资,市场信号是有效信息还是噪声,技术分析的作用,趋势投资和ESG投资对于股票收益的影响,货币、黄金、比特率、美联储以及世界局势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新冠疫情爆发等突发风险对于市场造成的短时和长期影响。
书作者杰里米·西格尔强调指出,人性的弱点阻碍着我们成为“买入并持有”的投资者——很多时候,我们被悲观的预期所左右,错过了一次次拥抱牛市红利的机会;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又过于贪婪,急切希望获得高额的投机回报,反而成为了被割的“韭菜”。
对于新兴市场,比如中国内地的A股市场,书作者的看法是,监管体制以及监管时机,投资者情绪、信心等因素,可能会使得股市暂时、短时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但那些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力量,总是能够让股市回到正轨上。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溯1990-2023年中国A股上证、深证指数的变迁,不难发现,尽管一些年头里处于熊市,收益率为负,但牛市和熊市不仅交替出现,并未出现过长时段的持续暴涨或暴跌(这与这期间中国实体经济强劲增长,不断有拉动行情的增长概念加入有关),而且累积、长期收益率仍是非常可观的。换言之,即便以市场体系尚未发展到美国股市那样成熟的中国内地A股34年收益率而言,也可以印证《股市长线法宝》这本书的观点:“一个做好了分散配置的多样化股票资产组合,才是最安全的长期投资品种”。
但书作者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自己选择的某只特定的股票,只要持有时间足够久,就一定能有比较可靠的盈利回报。
对于新冠疫情对于美国以及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运行,尤其是股市运行的影响,书作者首先指出,疫情期间一些行业尤其是受封控、供应链断裂等因素较大的行业,股票价格波动很大,疫情封控、传播风险在美国甚至带来了一轮房价上涨的推动。
从长期来看,即便在而今的2024年,我们仍处于后疫情时代,也就是疫情冲击的长波影响仍然存在,旨在降低病毒扩散风险、对抗癌症等严重疾病的新技术研发,养老和资产配置,在家办公和自由职业的增多增加了网上购物、家庭娱乐需求而使得商业办公空间的需求出现下降,很多行业的公司、股票盈利情况将更具弹性。但书作者提醒指出,无论如何,我们不要对短期时间反应过度,“大多数资产90%以上的价值,是取决于未来多年的盈利能力,而不仅仅是一年的盈利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