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主力赚钱的那些门道及操作方法很多,今天分享一下其中几个。主力赚钱门道的镰刀技术已练到炉火纯青,一开始是讲故事炒概念,什么热就点什么火。游戏火,就收个工作室。直播带货热,就买账号。反正消息一发就起飞,你不要管我主营业务是干什么的,我就主打一个与时俱进。后来券商专门搞了个业务,叫市值管理。什么是市值管理呢?通俗讲就是:想办法把市值(股价)做高。把股价做高,公司的市值就会越来越大。按正常讲,应该是通过经营业绩及资产质量的提升使股价提升。但现在很多的所谓市值管理重点不在经营企业上了,而只在于用手段快速炒升股价。大股东想炒股价,没问题。你发公告,我出钱出人出力,主打一个各显神通配合默契。利用某一利好,用资金推动股价上涨,最后合作的大家(大股东、券商、**机构等)都获利,亏的是听消息的散户。
再后来又搞了一个融券减持,高点的时候融券做空,低点再接回来。券也在手,钱也在手,只要下得去手,涨也赚,跌也赚,主打一个“通吃”。把散户当成锅里的肉翻来复去地爆炒,吃起来那真是香甜可口。有人会问:他们为什么敢这样搞?因为利益大啊,没有惩罚后果啊。干一票赚的钱比辛苦经营企业一百年挣的钱都多。而且即便被曝光,通常也就是顶格罚款60万,三年五载不得进入市场。N个“小目标”的钱都到手了,罚款60万连“罚酒三怀”都算不上。至于“三年五载不得进入市场”,割都割完了,谁还会进市场啊。这几年先享受享受,几年后进入再继续割,这叫劳逸结合。
为什么新股能“天价”发行?为什么上市后拉升一波又快速暴跌?这比那些搞量化的还在狠。大众通常认为上市高价发行,无非就是多圈点钱,券商多挣点承销费。事实上是机构利用制度精心设计的局。
新股发行是由券商、原始股东及投资机构三方共同确定,券商肯定希望股价定价越高越好,因为越高承销费越多。原始股东也是,股价定的越高圈到的钱越多。那些投资机构通常是低于发行价拿到的这些股票,但有限售期,如果定价太高上市破发,就会有套牢风险,按道理说不敢定太高。但其中有个制度漏洞,就是投资机构手里的股票在上市第一天就可以转融通(相当于变相卖出)。这样三方的利益和目标都就都一致了,且无风险,那就高价发行。
新股以几十倍、上百倍的价格发行,如果还觉得不够高,这时量化就可以配合疯狂拉升,吸引散户跟风买入。然后在高位融券。量化可以做多赚钱,也可以做空赚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很多新股在上市后暴拉一波,然后暴跌下去,大都是他们的杰作。拉的越高,跌的越多,他们就赚的越多。当然,比量化赚得多的是券商,最赚钱的是大股东及战略投资机构,他们割散户那真是如同抢钱一般。当然割的爽了,不仅割散户,其他什么外资、游资等能割的就不放过。那个贝莱德基金被割损失超30%,被割到飚骂大A。华尔街都是什么人?那是玩金融200多年,什么钱没赚过,什么坏事没做过?结果照样在大A被割。
那么普通散户入市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心态,调整好心态。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呢?赔钱不能认为是赔钱,而是要当成这是在花钱消费买娱乐。要有把这里定位成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否则,资本、资源、能力等都没有,如果连心态也没有,那么普通散户入市大概率情况下就只剩下痛苦了。目前中国股市是一个负和博弈的市场,并不是经济的晴雨表。我不是说股市不好,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对一部分人好,可能就会对另一部分人不好。如果你资本、资源、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很丰富再加上好运,那么对于你,这里可能就是好的“捞金”之地。任何市场都是如此,没有绝对的好坏,有的只是适合与不适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