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盈利浮动包括什么(盈亏浮动大存风险)

曾几何时,“散户”专指小额买卖的A股投资者,而今,这一群体构成开始更为多元。

“2013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和地方区域股权市场火了之后,带动‘散户’的投资渠道也开始多样化。”5月11日,小散刘伟(化名)对长江商报记者介绍,此前若没有较熟悉的企业,一般没法对公司股权等进行投资,而今私募渐火,散户们可通过私募基金进行股权或者债权等投资,也能直接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三板、四板平台上投资。

“牛散”的神话毕竟只是少数。近日,多位私募和证券机构投资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私募“散户化”、股权投资个人化等现象越发明显,他们甚至比一些机构更为活跃,但因投资能力、掌握资源有限,风险系数依然较高,有的散户在新三板市场亏损甚至达70%-80%,本金被套2-3年的散户也不在少数。

“除多层次资本市场外,场外市场相对来说更不规范,信息不对称而且流动性更差,投资后找到接盘人的难度大。”上述长期运作资本市场的私募人士直言,若投的项目不太好而且流动性差不能变现也没有分红,又或者遇上自身需要资金周转,投资者就会陷入困顿局面。

刘伟是一家公司高管,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散户”。“之前在主板市场做了近20年,现在兼职做投资,没有委托专业人员进行资产管理,自己看投资项目。”

多年关注A股股票动向的他,与2014年“转战”新三板市场,目前最常用的投资方式是参与新三板公司定增(指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圈内人称一级或者一级半市场。

A股市场,一次定增计划基本上以数亿元起步,对参与机构和个人的资金要求高,单家公司或者个人一次的投资额度至少超过千万,而在新三板市场,定增计划门槛下降。长江商报记者通过Wind数据计算查询发现,5月以来(截至5月7日)共有57家新三板公司参与定增,募资总额为19.83亿元,一家公司的平均募资额度不到4000万,以定增人数10人为标准,不到400万资金就可以参与一家新三板公司的定增。

在场外市场,投资门槛更进一步降低。4月乐视体育B轮融资中,公开报道称,80亿融资中三分之二是散户,以私募机构认领后转分销的形式,各类融资中介推出了5000万到1亿元不等的专项基金,起投金额从100万到1000万元不等,向大量的散户进行“兜售”,有基金散户LP(有限合伙人)的投资门槛甚至降至10万元。

“原来投私募基金的都是机构,而现在呈现‘散户化’,即众多个人投资者开始参与投私募基金。投行亦开始大量开发个人客户。”近日,上海一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事业部业务副总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淘金”门槛下降,散户投资渠道多元

投资新三板或亏70%-80%或2-3个月赚近2倍

5月6日,资深投资人、南山投资执行董事周运南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无论是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还是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企业自身挂牌新三板或被新三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几率都在大大增加,有了相对便捷的退出机制及私募机构的进入,参与投资的个人或机构投资热情加大。

刘伟通过朋友熟人圈里的推荐获得投资信息,而后再去判断投资风险。跟二级市场短期涨跌不一样的是,股权投资时间都较长,最短也需要2-3个月才能实现退出,如定增后股票市场表现不好,就有可能被套牢。

以上述新三板公司一次定增平均额度400万计算,若市盈率按照一般的水平浮动2-3倍,一次定增即可掘取千万财富。

然而,多位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2015年下半年进入新三板市场个人投资者,参与定增的可能亏损多达70%-80%,持有的股票在二级市场仅剩本金的2-3成。

但也有高额回报的情况,刘伟2015年上半年投资的一家三板公司就在2-3个月的时间内翻了接近2倍,这是他投资生涯中较为成功的一次。

在场外市场,这一盈亏浮动更大,有投资者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因股权投资等亏损或被套牢2-3年的风险投资者比比皆是。“场外投资讲概率,投十多处可能就能有一家收到回报,这就是风险投资或者天使投资的特质。”

“事实上,场外市场相比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并不规范,信息不对称而且流动性更差,投资后找到接盘人的难度大。”上述长期运作资本市场的人士直言,若投的项目不太好而且流动性差不能变现也没有分红,又或者遇上自身需要资金周转,投资者就会陷入困顿局面。以信披为例,在非公开融资市场,投资者投的通常是初创企业,多数不具备承担财务审计的能力,投资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可能形成抱团发展趋势

“不建议去投所谓的‘原始股’或者拟挂牌、拟上市企业,风险性相对更大,对个人判断的要求也较高。”周运南对长江商报记者称。

对于上文提到的乐视体育融资“热潮”,上述上海股权投资部业务副总称,其公司盈利模式尚不够清晰,涉及的关联交易多,其上市时间和投资者退出时间均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看着人多就觉得安全。”

除了跟随“浪潮”一窝蜂涌入之外,多位机构人士称,个人投资者迅速增多还与对机构投资不信任有关。

私募机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近3个月具有业绩记录的股票策略私募基金有3109只,平均收益为-9.68%,投资业绩效果并不理想。

周运南等人表示,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一部分专业的个人投资者会慢慢变成机构投资者,继而成立私募机构进行管理或者专做定增等专项业务,这是市场上不少私募机构成立、成长的过程。

而另一个可能的方向是,随着个人投资者集群效应的出现,也可能形成抱团发展的趋势。“既独立,又相互连接,用自己的资金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目前同投资机构的主要弱势包括,议价能力差,调研能力和发言权有限,无法真实判断和分析标的的价格和价值的匹配度。

多位投资人士称,给予市场时间,随着个人投资者和机构对市场更有敬畏之心,投资心理更理性后,投资的整体风险或有改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