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10万每天盈利百分之一(每天收益1%,一年后真能赚36倍)

每天收益1%,一年后真能赚36倍,你信吗?

在单位的迎新培训现场,人力资源部从外面请了一位曹老师,号称企业内训专家,来给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授课。

课上,曹老师问台下的众人两个问题:

1.01的365次方是多少?

0.99的365次方是多少?

见台下的学生们呆萌地看着,貌似脑子在飞速转动,等了一分钟但没见任何回应,曹老师便拿起黑笔,在白板上刷刷刷地写出答案:

1.01 的365次方=37.78

0.99 的365次方=0.03

接着曹老师声情并茂地煽情叫道:在未来的工作中,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比昨天多付出1%的努力,一年之后,我们取得的成绩将会是原来的37.78倍;如果每天都比昨天都退步1%,一年之后,我们的成绩白城可以忽略不计。同学们!不要小看这1%,这是非常容易做到的,而威力却是无比巨大的,就看你想不想、做不做了!

曹老师戛然而止,傲视全场,众人卡顿了数秒后,突然响起了打鸡血般的掌声。

===========================================================

 

相信很多人会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而不自觉地认同、折服甚至力行这一理论。

但且慢,请思考一下,这一理论是否站得住脚?

每天只要多出1%的努力,蹬一蹬脚就行,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吗?没毛病呀!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复利神话”,是一种反智的智力贩卖。

为啥这么说呢?

===========================================================

你想,在这个数学公式中,1.01的365次方,对应到工作中,就是把每天增加的努力,叠加到第二天的工作中,再进行一轮升级,如此就像一部机器,天天不断。

通俗点来说,你想练轻功,先挖个10米深的大坑,用草席一层层地垫在坑里,直到接近地面;然后每天训练从坑里跳到地面,直至轻松自如;取掉一张草席,继续练……再取掉一张再练……这样就能不知不觉地克服重力,掌握绝世轻功。你觉得能行吗?

再打个比方,拿投资来说吧。比如你今天把10万全部投资,收益1%变成了10.1万,第二天10.1万再全投,再收益1%,变成10.201万,第三天,第四天……如此每天都全投,而且每天都必须稳定获利1%,连续365天,就能达到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一年后变成370万。你想,天天全投、天天稳定获利1%,请问“天天”、“稳定”二词真有那么容易都做到的吗?

===========================================================

 

希望每天进步1%,进而叠加出惊人的复利,与其说是一种幻想,不如说是试图每天都想获得即时满足。

说到底,复利神话过于强调把事做正确,忽略了先做正确的事。而做正确的事是找对方向把事做正确是具体的每一步行动都要正确地完成,要不把事做得再正确,也只能是南辕北辙,越做越错,更不用说能连续365天把事都做正确,没一天出错的。

复利神话,也是对躺赢的一种包装,但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躺赢这回事。所以,复利神话是难以存在的。原因如下:

首先,世界被随机性主宰,未来是极度不确定的。不存在一条清晰的道路,让我们像爬坡一样每天都能上升一点点。所以,复利神话就是制造了一种虚幻的确定性。

还有,很难实现稳定的连续性。时间的先后顺序,不能决定先后因果关系。时间的连续性,更不能成为事件连续性的必然。而时间的先后特性,却让我们容易将先发生的看成因,后发生的看成果。

===========================================================

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所谓复利神话,而要用年化收益率来衡量投资效果。

在炒股中,我们大部分时间会一无所获、甚至亏损,只有少部分时间才能有真正的大收获。有时大赚、有时巨赔,有时微利、有时小亏,有时空仓、有时全投。投资时间有长有短,计算公式就是将一段时间内的实际总体盈亏比率,折算为年收益率。

举个例子,比如你在5年前一次性投入10万炒股,第一年获利10%,变成11万;第二年不盈不亏,还是11万;第三年亏损10%,变成9.9万;第四年亏损5%,变成9.41万,第五年获利30%,变成12.23万。那么,总收益的绝对值是2.23万,总体收益率是22.3%,年化收益率就是(1+22.3%)(1÷5)-1,等于4.1%。

===========================================================

 

炒股为什么会这么刺激?

因为风险高。

为什么风险高?

因为波动大。有些年头可能会赚一倍甚至几倍,有些年头可能会亏一半甚至大半,有些年头可能会白干。

所以,想做好股票投资,就得先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克服人性弱点、避开思维误区、摒除有毒鸡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