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权的投资经验(一个8年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老兵的经验总结)

如果从我2012年开始正式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工作算起的话,到现在也有8年时间了。在这8年里,我算是完整经历了一场资本市场的周期轮回,从2012年底创业板五百多点的悲情底部出发,到2015年在高杠杆下的疯狂牛市顶点,再到熔断之后5年的调整,人性的恐惧和贪婪在资本市场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级市场的暴涨暴跌无疑对一级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一级市场往往和二级市场有3年以上的退出时间差,但在投资决策时难免会受到二级市场估值的影响,所以一级市场也呈现出了相似的波动性,那就是二级市场高涨的时候高估值买一级市场股权,等到退出时又面临倒挂。二级市场低迷甚至估值倒挂时,严格抠估值错过好项目,等到项目二级市场爆发时没有参与进去,错过了创造投资回报的好机会。

与此同时,这些年在资本的追逐下,我们先后经历了O2O、P2P、影视、游戏、短视频等所谓的风口,后来证明除了非常小的一部分头部优秀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其他大部分都沦为了资本炮灰。很多从常识都无法理解的生意也拿到了大笔融资,到最后证明是一地鸡毛。

在这期间,我们也有幸见证了长期价值投资逐步成为支撑中国资本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腾讯、阿里、京东、头条、美团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格力、美的、海康、大华、宁德时代作为中国先进制造的生产商,恒瑞、爱尔、药明、康泰作为中国创新医药和医疗服务提供商,所有参与其中并始终坚持长期投资的投资机构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由于我们国家还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可能某一年这些优秀企业阶段性跑输股指,但是拉长以后价值投资的回报会远远超过市场平均回报。

回顾这些年的投资历程,感触良多。有参与的项目创造了十几倍回报的喜悦,有投资失败的项目后续复盘时的自责,有看好但错过优质好项目时的懊恼,还有躲过烂项目的内心庆幸。随着看过的、投过的、错过的、放弃的项目越来越多,越来也坚信投资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分析框架是严谨的科学,做决策时又需要感性的艺术。在这些年的积累和沉淀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了投资的几条核心原则,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一二级市场投资。

一、坚持长期价值投资

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坚持长期价值投资是持续稳定的获取投资回报的不二法门。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选择那些未来能够持续创造稳定现金流的企业进行投资,并在此基础上把投资的时间尽量拉长。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10年,那你连一分钟都不要持有。当然这对人性的挑战是极大的,尤其是资本市场上符合价值投资标准的企业少之又少,这些公司往往不是那种会短期暴涨型企业,而是缓慢的随着业绩的提升稳步增长的企业,太多人追逐短线的涨跌,而不愿意认真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并持续持有优质企业的股份。实践中“炒股票”也有较大的误导性,无论是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还是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本质是持有了一家持续经营公司的所有权的一部分,你持有的所有权的价值取决于这家公司未来能够获取的现金流折现到当下的价值。这些年来看了这么多项目,所有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和出发点是长期价值投资的,短期可能有波动,但长期来看最终都创造了良好的回报。

二、敬畏资本周期

万事万物皆有周期,自然界春夏秋冬,人类生老病死,毋庸置疑资本更是有周期的,牛熊转换与更替,情绪从低谷到高潮。我曾经拜读过橡树资本的霍华德写的《周期》一书,有很多启发。事实证明周期和价值投资叠加,能够创造出的回报是复合的,所谓戴维斯双击和戴维斯双杀。周期背后是人性的与恐惧叠加带来的估值的扩张与收缩,通俗来说就是PE倍数的高与低。而公司的业绩也会随着国民经济、行业周期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带来波动。当业绩的低点叠加周期底部的低PE估值,对于长期价值投资者来说,就带来一个非常好的击球点。而当业绩的持续增长叠加周期顶点的高PE,就带来一个非常好的卖出点。

因此,学会敬畏周期是做投资的必修课,他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来面对市场的情绪。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客观的分析发掘优质的企业,那么就静待周期市场情绪最差的时候,低估买入,对应2012年的低点。在市场充满亢奋的时候,高估卖出,对应2015年的高点。我查了下,2012年12月23日,是创业板最低五百多点的时候,市场在讨论创业板减持,观望气氛浓厚。2015年5月,是创业板4200点的时候,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142倍,大家还在讨论未来的成长故事。实际上,周期背后是人性,人性叠加杠杆工具,会让整个市场呈现暴涨暴跌的情况。对于我们做投资的来说,要学会敬畏周期,并充分把握和运用好周期。

三、相信常识而不是奇迹

奇迹故事是每个投资人希望听到的,但实际上尊重常识才是投资世界里难能可贵的精神。忠于事实,忠于数据,忠于常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的发展战略,最终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奇迹往往是不可复制的,有太多的偶然因素,但很多人宁愿相信奇迹而不相信常识,是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不敢于直面自己的短板、问题和风险,而把宝压在万中无一的可能性上,到最后是异地鸡毛。

四、坚守能力圈投资

坚守能力圈投资是每一名投资人都应该修炼的基本功。投资这件事情,惟精惟一,关注的细分行业太多,精力太过分散,往往会无法把一个细分领域吃透,要么出现投资决策的失误,要么会错过好项目。因为每一个人要建立起对一个行业的基本认知,肯定还是要遵循一万小时定律,否则的话极容易被内行忽悠。今天看5G,明天看医疗,后天看半导体,大后天看消费,到最后都无法形成自己的能力圈,这最终都会反应在投资回报成绩单上。因此,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和资源禀赋,选择一个细分领域作为自己的能力圈,并持续坚持能力圈投资,才是能够未来不断成长为一名合格投资人的必由之路。

五、回避短期投机

这些年做投资下来的一个重要感悟就是所有的短期投机行为都将被惩罚,这其中很多时候是有侥幸心理在作怪。其实人都是感性动物,无可避免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当你身边买菜的保姆告诉你她听消息买了几只股票翻倍了,朋友圈有人晒出涨停板的照片,而你基于长期价值投资做出决策买入的股票不涨反跌,对你的情绪的影响是非常大。你会想着也去做一把短线投机,侥幸心理说自己不可能是最后一棒接盘侠,但往往最终就是和预期相反。长线价值投资和短线投机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长线价值投资肯定可以赚钱,短线投机不排除有部分信息和渠道优势的私募机构能做到,但大部分都跑不赢指数,因此必须坚决回避掉。

六、屏蔽媒体信息噪音

很多时候媒体噪音让我们失去对事物的基本判断,尤其是媒体的博眼球属性注定了很多媒体在关注经济问题时,往往会夸大问题带来的影响,如果太多的倾听媒体的观点,而忽略背后的事实和规律,做投资就会被带入歧途。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归事务本源,不是说媒体本身没有价值,媒体有非常大的价值,在舆论监督、价值发现、市值引导等方面,但是对于做投资的专业投资人来说,要关注媒体报道的事实,结合周期和规律理性分析,才能得出真正的结论。

以上是我做投资这些年的一些感悟和理解,比较零散且不成体系,供大家批判参考,主要是批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