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利息收益。
债券的利息收益是债券持有人最主要的收益来源。债券在发布时,就会公布其票面利率和付息方式,持有人持有债券到期后,发行主体会偿还其本金和利息。除了保值贴补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其他普通债券在债券的存续期内,利息都是固定的,持有人每持有一天就会计算一天的利息,就算是节假日,债券也是计息的。
债券利息收入的大小,又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①票面利率。一般来说,债券的票面利率越高,头资者获得的收益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影响债券票面利率的因素很复杂,主要有银H利率、发行者的资信状况、偿还期限和利息计算方法以及当时资金市场上资金供求情况等等。
②付息方式。债券的付息方式多样,有到期一次支付,或1年、半年或者3个月支付一次等方式。一般来说,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其利息通常是按单利计算的;而年内分期付息的债券,其利息是按复利计算的。所以,在债券的存续期间,债券的利息支付频率越高,债券的复利收益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③债券的持有期限。一般来说,债券的持有期限越长,给出的利率就越高,头资者在债券到期后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2、价差收益。
价差收益,是指债券头资者买卖债券形成的价差收入或价差亏损,或在二级市场买入债券后一直持有到期,兑付实现的损益。头资者买债券后,并不一定要持有债券到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债券的交易,债券的价格会随着市场波动。
当头资者低价买进债券,再高价卖出时,就可以获得价差收益。比如说,头资者98元买入一张债券,102元卖出该债券,就可以获得4元的价差收益,也称为资本利得。如果头资者买入债券后,债券价格下跌,头资者亏损了,就是资本损失。
导致债券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市场利率波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市场利好利空消息等等。
3、杠杆收益。
债券的杠杆收益,就是指头资者将债券质押出去,获得资金,再头资于新的债券,从而赚取头资的债券的利息和质押成本之间的利差。
举个例子,头资者购买了100万元年收益为3%的1年期债券,到期后,头资者可获得利息100万*3%=3万元。若头资者将该100万元的债券质押给他人,换取50万元资金,借款利息为2%。头资者用这50万元再度购入利率为3%的债券,到期后,头资者可获得债券利息为50万*3%=1.5万元,头资者需要还给债权人的利息为50万*2%=1万元,头资者获得的杠杆收益就是1.5-1.0=0.5w元。头资者通过杠杆操作,将收益由3w,提升至了3.5w元。
因此,一些金融机构都会加杠杆去做产品,但是这个 杠杆也不会无限大;目前监管是要求不能超过200%;
目前市场金融机构基本是这样运作的。比如大莎的公司,一些产品私募公司是如何控制风险呢,以下几个保障措施非常重要;第一,看质押率,1000万的东西,质押率不能太高,一般60%以下。也就是像1000w的房子去银H抵押,只能贷出来500w;此外如果违约,还有房子可以拍卖。这样的话,就算发行方违约,还可以有房子抵押。
第二:看抵押品的质量;还是说房子的例子,如果你的房子是在市中心繁华地带,那肯定好流通,那如果是抵押的房子在小城市的偏僻地方,那这个资产的质量就不太好。对于债券也是一样,看这个债券的发行区域是哪里,江苏远就好于山东。这个大家应该理解。
第三:看期限;如果时间比较久,那也是不太好的,夜场梦多嘛;这也是债券中的久期问题。比如一年给你还所有的钱和每个月还一次钱,这个意义和风险显然是后者风险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