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通策医疗股票最新分析(通策医疗的神话要结束了吗)

今天,有个大事:种植牙可能要集采。有“牙茅”之称的通策医疗会受什么影响?

我在网上看了一下大家的意见,认为中性或者偏好的观点有两个:第一,通策医疗赚钱主要靠医疗服务,不靠材料费。第二,集采主要是国产材料,质量不好,消费者不会用的,进口牙不会接受集采。

我这里主要看了通策医疗2021年中报,顺便说说自己的想法。

2021年9月22日,国家医保局回复《关于规范种植牙材料费用,并将其治疗和服务费用纳入医保的建议》时曾表示,根据规定,各省(区、市)对眼镜、义齿、义眼等器具均不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未来将规范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指导地方将种植体纳入平台挂网范围,促进各品牌种植体价格阳光透明,挤出水分。

这里我们看出,医疗服务价格是要规范的,这块的“暴利”肯定是不持续的,如果通策医疗靠医疗服务盈利,那么是不是一定会受很大影响?

这里说的促进种植体价格透明,显然就是集采了。

一个承认的事实是我国的种植牙市场,国外品牌确实是主流。参考冠脉支架集采,2020年11月5日宣布集采结果,价格从均价1.3万降低到700元左右。2021年仅仅前八个月,集采降价心脏支架已使用110万个,超全年约定用量。谁说没人使用国产的支架?

同样的逻辑,我认为集采价格下的种植牙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我不认为我国当前的主流消费者有充足能力在集采种植牙和昂贵非集采种植牙的选择下,选择贵的。而且,种植牙的集采对于产品的质量肯定也是有一个标准的。

所以不担心集采价格的种植牙没人使用。

我这里举个自己瞎想的模型:一颗种植牙成本500,零售指导价为10000,现在通策医疗给患者装了一颗牙,收取服务费1000元,合计1.1万。

那么这发票上面的材料费1万元,是成本中心还是盈利中心?

有没有一种情况,这个牙齿成本500,通策医疗进货价是5000,然后按照10000的指导价开票,最后厂家吃4500,通策医疗吃5000。

我用我愚蠢的脑瓜子想一想,我还是觉得这个种植牙对于通策医疗是盈利中心。

那么现在集采了,通策医疗的盈利能力肯定受到影响。

那么通策医疗有没有这么干?种植牙成本500,集采价格2000,服务费9000,合计还是1.1万,这样通策医疗的盈利能力就不受影响。

所以种植牙对通策医疗真正的影响是两个:通策医疗的定价权、卫健委对于医疗服务价格的管制。

政策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应该是不允许的,医疗器械损失的利润,通过医疗服务价格的提高来对冲是不可能的,那还集采个屁?难道集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商的利润吗?

既然集采了,那么消费者付出的钱肯定是要减少,少的这部分钱,医疗服务商和材料商让利。

种植牙材料商肯定受很大影响。

再想一个模型,集采前,小诊所种一个牙齿8000,通策医疗11000,两者动态平衡,谁也吃不下谁的市场。

现在集采了,小诊所的材料费大大降低,价格变成4000,通策医疗11000的价格能稳住吗?

总结:在种植牙的集采下,材料商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但是国产材料商通过集采有可能实现以量换价,利润变化不一定。但是在医疗服务价格收到管制,且市场充分竞争的牙科市场,通策医疗的静态盈利能力肯定受损。

通策医疗的总体盈利能力,还要考虑到其连锁店的扩张。

2021年三季报显示通策医疗的营收同比增长12.44%,净利润同比增长5.88%,董事长在雪球网、微博和投资者硬刚,也算是资本市场的名场面了,哈哈。当时可是为每天提供了不少笑料。

 

 

通策医疗估计已经从421.99元跌到了176.38元,动态市盈率仍然高达79.33。

坦白说,通策医疗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但是这两年的A股市场风格非常变态,在“赛道股”三个字的掩护下,一些不懂投资的傻子和一些装糊涂的坏蛋一起把股价推到了421.99元,三年十倍。

然后洋洋自得,看,我还能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