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取已故亲人银行存款遭拒法院判了(男子继承表叔遗产)

这次银行没什么错!”云南楚雄,一男子和表叔签订了《赡养遗嘱协议》,为表叔养老送终后继承表叔的遗产。然而在表叔去世后,男子拿着协议去银行取钱时,银行却要求出具公证书。男子去了公证处,但因表叔已故所以无法公证。无奈之下,男子将银行告上了法院,请求银行返还6万多元的存款。

(来源:裁判文书网)

男子松某是个贫困户,一生未婚,无儿无女,无兄弟姐妹、父母已双亡。按理说作为家境贫困的孤寡老人,松某应该被列为五保户,可松某的亲戚隔三差五的给他送温暖,所以就没有成功。

后来,松某突然患病必须有人陪护照料,于是担子就落到了表侄们的身上。

在出院后,松某还需人长期照料,表侄们就一起商量,由表侄王某负责给松某养老送终,松某的遗产他们也一分不要,全给王某。

为了明确责任,避免纷争,松某和王某在村干部的见证下,签了一份《赡养遗嘱协议》。

接下来的一年内,松某在王某悉心照料下,身体渐渐恢复,后来都能自己出来溜达了。可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一溜达,导致松某猝死在外。

王某在处理完松某得后事后,就去村里和村民小组签订了一份《遗产管理协议》,然后松某得一张银行卡前往银行,准备将卡上的6万多元都取出来。

王某本以为可以凭借《赡养遗嘱协议》《遗产管理协议》顺利取出这笔钱,但银行非要王某提供公证书或者法院判决书才能支取这笔存款。

可是当王某前往公证处咨询时,却被告知因为松某已经去世,所以无法办理相关公证。

无奈之下,王某将银行告上了法院,要求法院判决银行支付这笔钱。

但银行坚持认为,王某毕竟不是法定继承人,所以在没有公证遗嘱的情况下,银行无法为其办理取款业务。

同时,松某的银行账户中有6万元,按照规定不符合小额存款提取条件(5万元以下)。

因此,银行也是按章办事并无过错。

那法院会怎么判?

1、王某并非松某得法定继承人,但并不影响他享有继承权。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也就是说,在继承问题上,原则上是法定继承,如果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如果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遗赠抚养协议继承。

值得注意的是,立有数份遗嘱,且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

法院调查发现,王某与松某所签订了《赡养遗嘱协议》,是在村干部的见证下签订的,符合相关要求,故该协议合法有效。

只要王某按照协议的约定,对松某履行了生养死葬的义务,那王某就享有接受松某遗赠的财产。

本案中,王某在松某生前悉心照料,在其死后履行了安葬义务,故王某有权取走松某的6万元存款。

2、王某要取走松某银行卡中的6万元,应当出具相关手续。

根据银行小额存取款的规定,提取申请人为已故存款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或者公证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受遗赠人,且同意一次性提取已故存款人存款及利息5万元以下的,并在提取后注销已故存款人账户。

也就是说,哪怕松某得账户中只有5万元以下的存款,符合小额取款规定,也要是公证遗嘱制定的受遗赠人。

其次,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储蓄机构凭以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

该项存款的继承权发生争执时,由人民法院判处。储蓄机构凭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

综上,王某的确需要取得公证遗嘱才行,或者也可以由法院来判决认定,银行也只是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并没有什么不妥,也提现了银行的严谨。

毕竟类似的纠纷发生的太多,而且一旦银行同意了取款,到时候一旦发生纠纷,那银行免不了会有官司缠身。

最终,法院认定王某与松某所签订的《赡养遗嘱协议》合法有效,银行需要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王某支付涉案6万多元的本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