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助力脱贫攻坚到发力乡村振兴,从参与志愿服务到展开救灾捐赠,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到持续优化服务体验,从坚持绿色发展到支持地方环保事业……
作为一家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沧州银行成立25年来,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守金融本源,以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服务地方经济。
帮市民捂好“钱袋子”
近日,一对手握“贴心服务,一心为民”锦旗的老年夫妇早早来到沧州银行黄骅支行营业大厅,向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几天前,临近下班的时候,两位老人神色慌张地赶到营业厅,要求提前支取尚未到期的40余万元定期储蓄存单,并转账到其他银行账户。在核实信息期间,老人含糊其辞,称是支付购房款,却无法提供准确信息。警觉的工作人员确认老人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老人却情绪激动拒绝沟通。经过长时间耐心地安抚、分析,老人情绪稳定下来,同意终止业务,保住了养老钱。在诈骗手段多样的当下,每年都有类似客户在沧州银行的窗口被“拯救”。
消费者权益保护早已被沧州银行纳入公司治理和发展战略。提高客户在金融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沧州银行最日常的工作。
在沧州银行,每个网点的营业厅都成为宣传“主阵地”。公众教育区摆放着各类宣传教育材料,广告机和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电子设备上张贴着风险提示。不仅如此,沧州银行还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以生动、诙谐的形式,向广大金融消费者传播金融知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扩大宣传影响力。走上街头、走进社区的宣传教育,每年开展百余次。
在沧州银行内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正不断夯实公司治理根基——加强对产品和服务的审核与评估;规范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推介宣传用语;定期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售后评估,及时排除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隐患;对消费者投诉优化处理流程、强化质量、规范程序,确保问题及时妥善解决;修订完善各类制度保护消费者权益。
为帮老年人跨越数字化时代的鸿沟,沧州银行从服务指引、设备覆盖、系统升级等多方面进行了适老化改造。逐步推出各受理终端“字体加大”显示模式,并对界面调整简化;推出手机银行“关爱版”;在老年人常消费的商户内,配备多种收单终端供其选择;优化移动PAD业务功能,便于为行动不便的客户提供上门服务。
针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对于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沧州银行成立专项小组,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制度,切实保证“新市民”金融服务落到实处;大力推广“个人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积极推动下岗失业“新市民”创业、再就业,充分满足其融资需求,改善其生活质量;加大普惠贷款激励力度,在专项贷款奖励中增设了“个体工商户经营贷款奖励”及“小微企业首贷户奖励”,用考核奖励的方式引导基层把业务拓展的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特殊群体贷款投放上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