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界流行这样一个词“长A短C”——同一只基金若想长期投资购买A类份额,短期投资则优选C类份额。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增加基金产品份额,除了常见的A类,C类外,还有DEFY类等份额,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AC份额怎么选?关键看一点
“同一只基金产品,既有名字后面带字母A的又有带字母C的,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是许多刚入门“基民”都关心的问题。其实,A类、C类指同一只基金产品的不同份额。从设立初衷来看,基金产品区分这两种份额主要是为减少手续费对投资者的影响。
A类、C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投资成本上。从费率的角度来看,除了相同的管理费和托管费,A类份额需支付申购费,C类份额虽无申购费,但却另有一项销售服务费。购买A类份额仅需 “一次性” 支付申购费,付完了事,基金持有时长并不影响费率高低,适合长期投资;而C类份额的销售服务费则按年提取、按日计提,更适合短期投资。这就解释了为何是“长A短C”。
此外,两者的不同还体现在后端。一般而言,持有时间越长,赎回费越低。其中,C类份额在短期赎回费上更占优势,A类份额持有1年以上或可免除赎回费(具体费率标准以基金公告为准)。
那么A类份额和C类份额的平衡点在哪里?持有多少天以上购买A类份额更划算?A类份额投资成本为“申购费+赎回费”,C类份额成本为“销售服务费+赎回费”,两个成本相同的时间就是两种份额的平衡点。少于这一持有天数优选C类份额,大于该投资天数则投资A类份额更划算。还需注意的是,投资金额越大,A类份额的申购费更加优惠,平衡点的时间也将随之提前。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购买基金还是尽量以长期投资为主,毕竟相较于短期择时,通过长期持有获得收益的难度更小、胜率更高。
增设多款份额,总有一款适合你
今年以来,存续基金增设新份额的做法屡见不鲜,其中D类、E类、F类、Y类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据券商中国统计,截至3月下旬,今年已有超60只基金增设新份额。其中,接近一半的基金新增C类份额,四分之一的基金增设D类份额,8只基金增设E类份额,也有基金增加B类、F类、Y类份额。
与人们所熟知的A类、C类份额相比,这些基金份额的差异性一般体现在收费方式上。不同的份额可以为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从而降低投资成本、提升投资体验。
以比较常见的份额为例。B类份额在购买基金时无需申购费,但在赎回时需扣除申购费与赎回费,大多数B类份额在持有2年以上免赎回费、5年以上免申购费(指除杠杆分级基金以外的B类份额)。D类份额一般申购费率低于A类份额,但申购起点较高,多在指定平台销售。E类基金份额则主要在特定渠道销售,例如互联网平台或特定代销机构等。F类基金份额不收取申购费,但每年收取销售服务费;若持有时间不足七天还需收取赎回费。H类份额是指在香港地区发售的份额,还有种情况是为场内上市的货币基金份额。
此外,随个人养老金制度出现的Y类份额也受到许多投资者关注。Y类份额并非想设就能设,只有被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的基金才能设立,而投资者也仅可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同时,因其特殊性,Y类份额不收取销售服务费,在管理费和托管费方面也有一定优惠。以招行为例,在招商银行App上购买基金产品Y类份额,享申购费1折优惠,以常见的1.5%的申购费为例,1折后,如投资10000元,即可节省135元。
“长A短C”虽有道理,却也并非是百试不爽的“护身符”,究竟持有多久是“长”,多久是“短”,投资者还是要根据自身需求、特定产品的属性以及市场行情来具体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