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赚钱,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创业当老板,一种是上班打工。创业当老板能长期成功的概率很小很小,除了要在合适的环境,合适的时间,并且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之外,还要有创业的天赋能力,需要有比较高的智商,情商,财商思维相结合才行。因此,普通老百姓不要头脑发热,想当老板暴富,更大可能性是暴亏,负债累累。你如果连打工上班都不能够当上中高层领导,你也没有比较雄厚的资金积累,你创业怎么能够可能长期成功呢?创业能力需要比上班能力高很多倍。所以,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你要按照打工上班的收入来进行理财规划。等你这些理财规划都做好了,你有了一定的理财积累基础才有可能再考虑创业,这样你也能亏得起,不至于最后负债累累,甚至妻离子散去跳楼。
那么,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怎样的理财规划比较合适呢?
你首先要积累你的职场能力,要有敬业精神。要把能否在职场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考虑指标,特别是年轻人,更要注重提升自己,必要的职业培训与业余学习考取证书等。你只有工作综合能力提升了,你的工资收入也才有可能相应提高,你才有了做理财规划的原始资金积累。另外,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快,不要害怕跳槽。特别是年轻人,你只有通过跳槽才有可能学习更多的工作技能与工作经验,才有可能寻找到更适合你长远发展的工作行业与单位,才有可能随着跳槽让你的工资待遇得到较大的跃升。
要学会合理消费,特别是年轻人,不要搞那些炫耀性的消费,比如买好车,买名表,买贵手机,频繁参加那些无意义的社交。要学会强制储蓄。
也别不顾自己的财务能力,过早的买房。以前是因为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化率在不断提高,中国的房产房价总体是上涨的。最近几年,中国人口要进入下降阶段了,结婚的少了,孩子生的也少了,刚需也会逐渐减少,随着老年人去世的越来越多,空出的老房子也越来越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也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逆向流动的现象。而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入,还在大肆的卖地。房地产商为了业绩也在大肆的拍地盖楼。未来,中国的房产已经越来越过剩了,因此,大部分地区的房产不但没有了增值能力,就连保值能力都在日益丧失,不但跑不过房贷利率,甚至连银行存款利率都跑不过。将来不怕你买不到好房子,就怕你没钱。将来钱才是大爷,而不是房子。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房贷断供,被拍卖的法拍房激增,就是因为很多人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买房导致的。从父母亲戚那里借钱,东凑西凑才付得起首付,然后背负高额的每月还款压力,遇到贷款夫妻一方因疫情等不可预料不利情况或被裁员导致的收入降低,就很可能陷入断供危机,被迫腾房被法院低价拍卖,拍卖款甚至连还房贷余额都不够,被迫进入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成为老赖,不但自己将来受到各种很大约束,甚至自己的子女也会面临军队,警察,公务员,国企政审不过关等等不利因素。小年轻开始要逐步储蓄,先存银行标准存款,这是最安全的。如遇到结婚,有孩子想买房时。先尽量攒的首付比例越高越好,趁着年轻,房贷年限也不要过长,赶快赚钱还房贷。每月归还房贷的额度也不要过高,要感觉还款比较轻松,才说明没有超过你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要做好未来不利的思想准备,如果夫妻一方没有收入了,能不能还得起贷款?如果这样贷款还不起,说明你们买房买早了或者买的房子总价过高了。房贷没还完之前,千万别去投资有风险的项目,也别去炒股。现在房贷利率基本都在每年百分之5到6%范围,你搞风险投资,每年无风险赚这个贷款利率都很难很难,所以不如赶快先把房贷还完。
只有你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完全还完贷款之后,无债一身轻时,你才可以考虑别的理财规划。有了房子,起码你们有了居住的窝,不用再去租房,付高额的房租,不用频繁搬家。将来哪怕你年老了,有养老社保与医疗社保,起码不用让孩子负担你们的大额养老,你们将来才会有相对安全的基础。所以除了房子,趁着年轻,要尽量多交纳尽量长年限的基础养老与医疗社保。你如果把过多的钱用于你的子女,等你老了,你再靠他们来出钱给你养老,子女大概率是不孝的。因为人性的本能是向下传承财富,而不是反向传承财富。拥有自己的住房,还有一个好处是,将来面临突发的大病或长期的养老资金缺口时,还可以用自己的房子进行风险对冲,比如现在就有保险产品,老年人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每月给老人支付一定的资金用于养老,将来老人去世后,房子归保险公司所有。虽然将来房子没有了很好的保值增值能力,但你的第一套房子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更好的居住生存需要,以及将来必要的风险对冲。
当你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之后。你还有源源不断的长期闲置资金的话,那么,你将来的理财规划可以在银行存款,债券基金以及股票型基金甚至房子这几个大类之间进行选择。首先要留足起码半年到一年的资金用于应急。这一块儿的应急资金,可以分期存入短期的银行定期存款甚至活期也行。再有多余的资金,可以存长期的银行定期存款或者买国债。如果再有多余的资金,想赚取更高一些的利息,可以考虑再适当买点儿债券基金。如果资金再达到一定规模,可以考虑再买点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建议买被动指数型的股票基金。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是按照组成指数的一篮子成分股,不但每年收取的基金管理费比较少,而且可以防止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的老鼠仓等不法行为。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整体市场型,比如沪深300,中证500被动指数型基金,另一种是行业型,比如消费行业,医疗行业,科技行业等具体行业被动指数型基金。还有一种低风险低波动的以分红收益率为选股指标的红利指数型股票基金也可以考虑。投资的总体规则是,风险波动越小,年化收益相对越小,风险波动越大,年化收益越大。因此每个人要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配置不同的投资品种。如果你资金少,年龄大了,赚钱能力小,生活负担重,建议你多配置低风险投资品种,比如银行标准存款,国债等。如果你年轻,赚钱能力强,生活负担不大,可以适当多配置一些债券基金与股票型基金。投资的原则是长期投资,最好是不断的定投最好。定投也不是要求你每个月必须固定金额,有余钱时就陆续投入,这样长期看风险更小,收益更稳定。对波动大的债券基金与波动更大股票型基金,你投资的年限越长,理论上你获得正收益,特别是超越银行存款与国债收益率可能越大,不要理会短期的波动,要做好长期的价值投资思想准备。哪怕遇到特别大的利空因素导致的债券基金,特别是股票基金价格大跌。只要你能坚信,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科技水平是不断发展的,将来总会涨上来,让你获得长期比较不错的投资收益。如果你没有这个坚强的信念,也没法忍受债券基金特别是股票基金的大幅价格波动,忍不住跌了就想卖,涨了才敢买,那么你不适合于投资风险投资,你应该更多的存银行与买国债。也可以这样解释,长期价值投资只有在你需要用钱时或年龄很大了,作为遗产传承进行考虑时才会卖出或赎回。你有这样的定力吗?
你如果攒够了可以全款买第二套房子的资金,你也特别喜欢房子带给你的踏实感觉,那么也可以考虑买属于你的第二套房子。房子正因为买卖很麻烦,手续复杂与较高费用,才不至于让普通老百姓像在股市中那样频繁的追涨杀跌最后亏损。虽然将来第二套房子可能会面临房产税的征收范围,但税率不会很高。从更好的保障你将来的风险因素来看,以及你可以获得适当的租金收入更好的保障你的日常生活,就不要过多的考虑升值因素了,只要能差不多保值也就可以考虑。另外还有一个长期趋势就是越是大城市房子的保值可能性越大,越是中小城市,将来房子的保值可能性越小。因为越是大城市中心城区越缺地,资本越密集,技术越密集,人才越密集,生产效率越高越有赚钱效应,也会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的消费模式,往往是会导致人口持续净流入,这样就容易导致中心城区房价越坚挺,越是中小城市越没有很强的规模范围很大的购买力很强的中心城区,总体越不缺地,房价越容易疲软,这也是买第二套房子需要考虑的地域因素。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在一二线以上城市买第二套房子,可以适当考虑,如果你是想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买第二个房子一定要特别谨慎,甚至就不要考虑了。现在中国的楼市就有些冰火两重天了,北上广深中心城区房价特别是豪宅价格一直比较坚挺,而像以东北与资源枯竭小城市为代表人口持续流出的房价,却在持续跌跌不休。
最后再提醒一点,我为什么不推荐普通老百姓买具体股票呢?因为现在股市上上市的股票数量越来越多,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有能力去寻找真正的好股票,更大的可能是被游资庄家忽悠,当韭菜追逐题材概念垃圾股,最终被收割。另外我为什么没有推荐信托与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呢?因为各种信托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他的真正底层资产,你一般都不明白,甚至他都不告诉你,无法量化风险,将来爆雷的可能性有甚至很大。也就是说你投资,起码知道你的投资标的,它的底层资产是什么?它的安全保障在哪里?比如你存银行标准定期存款,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每个储户在每个银行50万存款之内,遇到银行破产,由银行业存款保障基金给你赔付。大国有银行,国家也不允许它破产。你买国债,有国家给你兜底兑付。你买的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从2022年开始,发行方不允许书面或口头承诺保本。因此将来爆雷了,你只能自认倒霉。债券型基金与股票型基金,你起码可以看到他每年或每个季度末的前十大成分债券与成分股票,如果你认可这种投资组合的话,你为了赚取更高一些的利息,也可以买这种债券基金或股票基金。如果你连这种成分债券与成本股票分析能力都没有,那么你还是不要买债券基金与股票基金了,老老实实的存银行标准定期存款或买国债吧。最多再全款买个房子。另外,买房子将来尽量不要买期房,尽量买现房。有人说不买期房,我可能买不到满意的楼层与朝向的房子啊,以前还有可能,将来房子越盖越多,你只要有钱,有大把的现房可以供您挑选。不要听售房销售忽悠你,你只要有钱,你就是绝对的大爷。连恒大都出大问题了,别的几个大的民营房地产公司也遇到了或多或少的困难,将来风险很大。就是国有的房地产公司你买期房,将来遇到各种环境与质量问题,你再去打官司也很麻烦。
总之你在做理财规划与具体投资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认知水平。如果认识水平达不到能够分析投资标的底层资产逻辑的水平,那么你不适合投资这种风险程度的投资标的,你只能投资更安全一些的,你能理解了解的投资标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