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理财,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随便一搜“老年人理财”,显示的几乎都是老年人理财被骗怎么办之类的。骗子专盯老年人薄弱的防范意识,变着花样编织投资骗局。最让人无力的是,父母们一般都很难听得进儿女们的劝言,讲道理吧他们说你啥也不懂光忽悠,限制投资吧老人又觉得你不尊重……网上流传这么一句话:金融学博士也无法阻止父母入坑金融骗局。
比年轻人更重视理财的老年人,在理财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又是最易受伤、最易掉入陷阱的弱势群体。在他们看来,自己活了几十年,早已有了正确的判断,所以要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不需要子女来质疑;再加上伙伴们的招揽,从众心理作祟下,特别容易盲目乐观忽略风险。还有一些老年人是因为注重健康但没人管,心里空虚缺少温暖时正好给了殷勤嘴甜的骗子可乘之机。
怎样才能让父母避免财产受损、陷入理财骗局呢?首先还是苦口婆心的告知:免费承诺一律不看不听、养生讲座可听但坚决不购物、有病直接上医院、转账电话或短信见了就删、短信链接不点不填,以及最重要的,常回家看看,多陪伴多交流。
如果以上招数基本无效,那就直接帮父母理财吧。对市场了解不够多的老年人,其理财目的不外乎稳健增值、兼顾流动性。市面上相应的理财工具非常多,像大部分老人首选的国债,虽然收益偏低,但安全有保障;还有货币基金,低风险、高流动性,符合老人理财的要求;还有父母一直追捧的银行存款,可以带父母了解一些创新型的银行存款,收益相对可观。这些工具按照投资期限”长短搭配“,让父母每月能看到实在收益的同时,还加深了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感情。
当然,现在的老年人不乏在金融市场上浸泡很多年的投资老手,尤其是被熊牛锤炼过的股票投资者。但经验归经验,随着父母年龄增长,高风险的股票投资已经不能匹配他们的年龄和承受能力了,但这类老年人的投资心态依然是:接受一定的亏损,整体需要有较高收益。
这个”进取型“目标,对市面上相应的产品分散配置,基本还是可以达到的。比如将老人用来投资的大部分资金(80%以上)配置到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投资等中低风险的产品,虽然涨幅不一定能赶上股票,但胜在稳定,尤其在股票市场跌跌不休时,这类配置的优势就会显示出来,父母也容易接受。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父母的”进取“心理,可以用小部分资金定投指数基金,慢慢积累,跟着大盘分享红利,让父母在大盘疯涨的时候也有个盼头。
总之,常沟通,常交流,帮父母做一些理财上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可以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也可以让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免除后顾之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