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2021年为例,分析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上市时长,同时也比较一下注册制和核准制的效率。
各板块排队时间概况
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A股市场上共有483家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不包括北交所)。其中,采用注册制方式进行的IPO共有361家公司(其中科创板上市162家,创业板上市199家),而采用核准制方式的IPO(即主板)有122家公司成功上市。
前提:各板块制度申报环节
注册制IPO审核流程:受理→审核问询→上市委审议→报送证监会→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
核准制IPO审核流程:受理→反馈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
(注:由于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审核流程不一致,为便于统计和直观,统一将IPO审核过程分为:受理到上会,过会到批文,批文到上市三个阶段。)
来到板块的内部,排队时间是如何错落分布在各环节的呢?
1.科创板
2021年科创板IPO排队时长为330天,全年新增的上市公司共计162家。新增的162家企业在科创板IPO过程中:
受理到上会用时168天;
过会到提交注册用时59天;
提交注册到同意注册用时64天;
同意注册到上市用时44天;
2.创业板
2021年创业板IPO排队时长为368天,全年新增上市企业共计199家。新增的199家企业在创业板的IPO排队过程中。
受理到上会用时174天;
过会到提交注册用时76天;
提交注册到同意注册用时74天;
同意注册到上市用时43天。
3.主板
2021年主板IPO排队时长为574天,全年新增主板上市企业122家。新增的122家企业在主板IPO过程中,
受理到预披更新用时289天;
预披更新到上会用时166天;
过会到获取批文用时86天;
批文到上市用时33天。
各板块综合对比分析
那么以板块为基准对比,主板和科创板,创业板之间差距大吗?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各板块IPO排队时长对比:
在各板块的IPO排队时长看,速度最快的为科创板,平均IPO排队的时间为330天;
其次是创业板,时间为367天;
最慢的为主板,排队时间达574天,相当于科创板加创业板两个板块的排队时长。
这也侧面证明了主板在审核上的严格程度与科创板和创业板相比,要高的多。
其次,各板块在不同环节的排队时长分布情况看:
最直观的情况是主板,那个受理到预披更新这个环节的等待时间特别长。
这种情况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反馈时间,从申报到预披露更新阶段是预审员审核的关键时期,而反馈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证监会审核政策的影响。其次是反馈难易程度,不同企业的规范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反馈次数和解决问题所需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企业在审核期间可能会遇到问题,导致上市进程延误。这些问题包括商标技术纠纷诉讼、严重违法行为、产品质量问题、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存在异常等。尽管这些问题未必会对企业造成实质性障碍,但却容易拖慢上市进度。
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申报时长在各个环节上比较均匀且相似。然而,总体而言,科创板的申报到上市速度稍微快于创业板。
这种均匀和相似的情况也体现在各板块的头部和尾部企业的申报时长差异上。
三个板块的头尾部差从高到低分别为:
主板(1893天)大于创业板(365天)大于科创板(362天)。
创业板和科创板的申报时长在头部和尾部企业之间的差距非常接近,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这意味着在这两个板块中,申报流程的速度和效率相对一致。
然而,主板的情况与创业板和科创板完全不同,它展现出了截然相反的趋势。主板的申报时长存在较大的起伏。其中,最快的企业比创业板和科创板更快地通过了申报流程,而最慢的企业甚至比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存在时长还要长。这种起伏不定的情况形象地展现了主板申报过程的过山车式差异。
这种申报时长的差异说明了不同板块之间的运作方式和审核机制的差异,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准备情况。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和适应不同板块的申报特点和流程,以及加强内部准备和规范管理,是确保申报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董秘课堂期待您的加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