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利用选择理论调节自己的情绪)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选择理论》。

 

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1925—2013),美国心理学家,选择理论和现实疗法的创始人。他从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专攻精神医学,曾为退伍军人和少年犯提供心理咨询。他于 1965 年推出的《现实治疗法》一书为该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1967 年,他在 洛杉矶创立了现实治疗协会。1996 年,他将自己在半个世纪的心理咨询经验基础上总结并建立的 “控制理论”更名为“选择理论”。

 

《选择理论》认为,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只有信息,我们的情绪都是自己选择的,这一理论让我们得以转换视角,明确个人自由的边界。格拉瑟认为,选择理论的应用可以遍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在广受好评的同时,对人们的思考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怎样利用选择理论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01、什么是优质世界

 

什么是优质世界?又应该如何使用选择理论来化解与他人的误会和冲突?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有着很强的主观性,就像盲人摸象的故事,就算是面对同一事物,每个人的知觉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个事实的评判不同,是因为虽然我们都活在同一个现实世界里,但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行为和现象,我们每个人却都有一套非常主观的评判标准,根据这些评判标准,每个人也都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一系列非常个人化的美好幻想。在选择理论中,我们把这些评判标准和美好幻想称为优质世界,在每个人的优质世界中,都有他们最想亲近的人、最想拥有的事物和一直秉持的信念。

 

我们对自己的优质世界非常固执,我们拥有怎样的审美,持有怎样的世界观,这些都属于优质世界的一部分,而这些是很难被别人改变的。因此,别人对我们的影响力是很小的,无论他人的意见是否与我们一致,我们总会以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来定义现实。就好像对于自己很认可的事物,当我们听到别人对它的负面评价时,往往就会觉得这是对方的问题,认为这并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去把它当成是对方和自己在人格上的差距,因为我们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优质世界当成是唯一正确的。

 

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优质世界都各有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就很容易出现误解和偏见,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为了保护自己的优质世界不受侵犯,我们就会做出行动。有时我们会惩罚别人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比如在争执发生后选择冷战迫使对方低头;有时我们甚至会选择惩罚自己,比如青春期的少年会用绝食来威胁家人,用自己的痛苦换取权力。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化的优质世界,为了保护优质世界里画面的完整性,我们会做很多过激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甚至是强迫别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如果我们认定了对方永远不可能满足自己,我们就会选择和他慢慢疏远。

 

选择理论认为,不管是以上的哪一种方法,都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每个人的优质世界都只有他自己才能改变,无论别人对他说什么、做什么,最终做出选择的终究还是他自己。所以说,就算通过惩罚和威胁可以暂时达到我们的目的,但在下一次问题发生时,别人还是不愿意满足我们,隔阂与矛盾依然存在。或许我们可以暂时左右别人的行为,但我们永远没办法控制别人的优质世界。真正化解矛盾的方法,就藏在我们和别人的优质世界里,如果我们能了解到别人的优质世界里都有什么,然后尝试去支持他们,这会比做什么都来得有效,毕竟,每个人都在自己做出选择,我们能左右的也只有自己。

 

同样,如果我们能积极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优质世界,也可以有效地和他人之间建立理解。尽管这确实有些困难,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袒露自己的优质世界,因为我们会害怕别人不支持自己的想法。如果别人把我们视若珍宝的东西看得一文不值,我们会感到非常受伤和愤怒。

 

比如,一个男人一直怀揣着写作的梦想,但她的妻子却毫不知情,因为他害怕告诉妻子之后,她的妻子会嘲笑和贬低他。于是他索性什么都不说,但不能和最亲密的人分享自己的理想,又让他心生不满,每天喜怒无常、郁郁寡欢。可事实上她的妻子什么都没有说过,如果他和自己的妻子坦白,妻子很有可能会非常支持他。可他不愿意做出尝试,他为了保护自己的优质世界不受伤害,反而选择了痛苦。

 

最好的沟通方法是,耐心地解释自己的优质世界,努力去了解并尊重他人的优质世界,在充分了解彼此的基础上,尝试去支持对方,就能有效地化解很多矛盾。这是基于互相尊重的自我选择。这也正是选择理论的意义所在,事实上我们能真正左右的只有我们自己,所幸的是别人也和我们一样。只要能从自身出发,意识到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面对一切。

 

02、面对困境,我们主动选择痛苦

 

优质世界是每个人对于生活最美好的幻想,又因为每个人的优质世界都不同,导致了人和人之间经常会有误解和矛盾。其实在我们个人的优质世界里,也经常有互相冲突的画面,这同样也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困扰。比如,我想减肥,但我既不想节食也不想运动。

 

这种冲突的严重性和你对两个画面的渴望程度成正比。 如果你对两边都很渴望,你就会非常痛苦。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逃避问题,因为他们以为不面对就不会失去。如果你两边都不选择,也不舍弃,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冲突会变得越来越激烈,直到你陷入一个只能顾全其中一幅画面的结果,你选择放弃减肥。这就是你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

 

但这样的过程是非常让人痛苦的,当我们左右为难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无力解决问题而感到愤怒,继而转变为抑郁。抑郁是一种自我压制的状态,我们的大脑用它来控制我们的愤怒,防止我们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抑郁的状态下我们会很暴躁,很容易被激怒。抑郁严重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自杀。可以说,抑郁的存在就是用来压制愤怒的,但这种状态并不稳定,每当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很容易走到崩溃边缘。而在压制愤怒的同时,抑郁也会压制我们其他的感受和行为,当我们处在抑郁之下,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下降,各项生理指标都会降低,经常会感到十分疲倦,甚至产生厌世情绪。

 

但选择理论认为,是我们自己选择了抑郁症。这是为什么呢?从小到大,在社会和家庭中,大多数人都为自己的愤怒付出了代价,当我们表现愤怒时,我们得到的往往是负面的结果。而当我们表现出抑郁的时候,却往往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妥协。在这种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用表现抑郁来逃避问题、满足自己”被悄悄地写进了我们的优质世界。我们意识到,表现抑郁可以得到好处,并且也在不自觉地向这个理念不断靠拢。

 

也就是说,当我们表现出抑郁的时候,实际上一方面我们在逃避问题,拒绝做出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改变,而人们都觉得抑郁比改变要容易得多;另一方面,我们是在企图用抑郁控制别人。我们摆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并信以为真,希望别人能够帮助或者原谅我们。

 

所以,在表现抑郁的时候,我们其实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无助。在任何人的一生中,都在一直做出无数的选择。现在回想你人生中过去的任何一刻,你会发现你一直在为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而做出行动。我们所有重要的、有意识的行为,也是所有与满足自己有直接关系的行为,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就连不作为本身也是一种作为,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

 

然而,选择抑郁和逃避显然并不明智。优质世界是我们对于生活的最美好的幻想,我们需要满足自己的优质世界,但如果我们的幻想已经和现实生活非常冲突,我们就要及时地调整、修正我们的优质世界,让我们的优质世界更加贴近客观现实,才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失去感带来的痛苦。我们该怎么去调整它呢?

 

比如,托德是本书作者的一位患者,他和妻子的婚姻已经走到尽头,两人都知道他们的婚姻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托德就是不想离婚。作者引导托德,希望他能再多对妻子表达一些心意。于是托德决定,最后再做出一次尝试,他给妻子写了一封饱含爱意的信,妻子很感动,但还是离开了他。可在这之后,托德却对作者说他感觉好多了。

这是因为,其实托德早已经知道了结果一定会如何,所以对于托德来说,与其无所事事地选择痛苦,坦然地付出最后的努力一定是更好的结果。在他向妻子示爱的时候,他也在逐渐地调整自己的优质世界,他意识到并不是哪一个人使他快乐,而是爱和被爱的感觉。他把原本那幅“和妻子在一起才能快乐”的画面改成了“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才能幸福”,他的痛苦也就随之消散了。

 

作者认为,只要你看得清楚抑郁是如何形成的,你就有能力去克服它。只要解决了本质问题,抑郁和愤怒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必须直面现实,勇敢地做出选择,而越早面对,你的选择就越多,损失也就越小。

 

03、选择理论的作用

 

作者认为,亲子之间很容易产生难以解决的矛盾,对于其他关系,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彼此放弃老死不相往来,但我们却不可能放弃我们的父母和儿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理论的应用无疑是最有价值的,带来的改变也最有意义。

 

绝大多数的家庭矛盾都源于父母出于善意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情。而等到父母老去,相同的冲突又再次出现,成年的孩子开始强迫父母做违背他们意愿的事。然而,在这些冲突中,强迫别人的一方往往考虑的都是被强迫一方的利益。

 

比如,父母会干涉孩子上大学填报志愿的方向,是为了孩子以后可以有一个好前途,儿女不让上了岁数的父母继续开车也只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父母和儿女就是不愿意接受对方的好意,反而大动干戈呢?

 

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从根本上都只受自己的控制,很难被别人影响。也就是说,不管是以怎样的形式,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只是在互相传递信息,至于如何行动,那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自己的选择,和别人无关。但亲子关系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孩子会学习父母的选择。

 

选择理论认为,其实和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一样,亲密、健康的亲子关系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之上。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帮助孩子做出选择,我们需要教会他们自己做选择,因为孩子只会对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有责任感。

 

比如,你给你的孩子规定了一个上床睡觉的时间,当他违反规定熬夜的时候,如果你对他大吵大闹逼他睡觉,他会觉得他只是在满足你。但如果你只是说,你相信他可以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他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什么时候上床,而你每天早上都会在同一时间叫醒他。这样就算他贪玩晚睡,他第二天在课堂上狂打瞌睡的时候,也会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错了,觉得自己辜负了你的信任,这才是有效的教育。过度惩罚孩子只会使他倾向于会想方设法逃避而不是承担责任。

 

想让孩子和自己亲密并且健康成长,最好的方法是真诚的沟通。这意味着在谈话的过程中,要一直保持着尊重和信任,同时也要善于倾听,乐于倾听。这会让孩子感到平等,当他觉得自己被平等地对待时,他也就会平等地对待你,你的话他才听得进去。如果你不认同孩子正在做或者想做的事,你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要喋喋不休。

 

比如,如果你的儿子为了接近他一直很喜欢的一个女生,想要退学去考他所在的学校,而你不同意,这时你该怎么办?虽然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开诚布公地告诉他你为什么不同意,你是害怕他受伤害才拒绝他,而不是不在乎他的感受。

 

其次不要欺骗孩子。当孩子提出要求,但你不想满足的时候,应该诚实地给出自己的理由,想办法说服孩子,千万不要敷衍他,或者轻易许下一个并不打算兑现的诺言,这样做非常伤害孩子的感情,本质上也是在教他说谎。

 

其实,父母养育子女的过程,也是孩子养成自己优质世界的过程。这是我们一生中难得的可以塑造别人的优质世界的机会,在此期间,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难以预计的影响。当孩子的优质世界已经成熟,你就无法再影响他了,但你可以在此之前,努力地帮助他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优质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