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行业渗透率投资方法(如何从渗透率的角度看成长股投资?)

我的理解: 渗透率的角度看成长股投资,核心在于临界点。

复盘看看市场

早盘两市高开,高开后双双震荡走高,沪弱深强,赛道股全面回暖,午后高位强势震荡,最终收盘上证涨0.65%,创业板大涨1.98%。个股涨多跌少,涨跌比例为3.6:1,涨停69家,跌停11家,情绪旺盛。

 

板块方面:涨多跌少,酒店餐饮、旅游、电气设备和半导体等涨幅居前,保险、房地产和医药等跌幅居前。

 

今日(12月26日)又有一城市取消住房限购,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称即日起东莞全域放开住房限购。相关领导表示,本次是在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的新形势下做出的优化调整,旨在加大合理住房消费支持力度,让购房人更好享受国家相关金融、税收支持政策,促进一、二手房市场的良性互动,加快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提振房地产市场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银保监会也传来大消息,据新闻联播报道,银保监会近期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抓紧研究谋划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系列监管政策措施。

 

在消费领域,将为恢复和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鼓励保险机构为各类消费场景提供个性化保险保障产品。继续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创新符合不同消费群体特点的金融产品,激发重点消费领域活力。继续发挥金融资金在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方面的重要支持作用,做好养老、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服务。

 

在房地产领域,银保监会指出,目前“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已基本投放至项目,多家银行已与房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住房按揭贷款放款速度为2019年以来最快。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加大力度落实已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积极满足优质头部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做好房地产并购融资支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支持长租房市场建设,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研究支持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在保险资金的运用方面,银保监会表示,要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差异化融资服务。稳步增加长期政府债券投资,加大对高等级公司信用类债券的研究与投资。鼓励保险资管公司发挥另类投资专业特长,创设长期限优质资产。支持保险资金随着行业发展和专业能力提升,持续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完善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措施,鼓励偿付能力充足、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加大股票等二级市场权益类资产投资。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保险资金长期稳定投资股票模式,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加大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投资。

 

这可能是今天市场回暖的刺激因素,而以上举措可能将在2023年成为现实,值得密切留意。

 

成长股因为业绩的快速增长从而带动股价的快速增长,是很多投资人喜欢的方式。

 

按照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任何行业的成长都可以分为初创期(0-1)、成长期(1-10)、成熟期(10-100)和衰退期。

图:渗透率和行业生命周期,来源:自制

 

可以根据渗透率来定义行业生命周期,比如初创期的渗透率在10%以下,整个初创期可能是非常漫长的,在这个阶段发生的上涨可以归结为主题投资或者风险投资。

 

而当渗透率到达10%的时候会进入爆发期,不管是过去的汽车、电视、冰箱、空调、电话和安防等行业,还是早一些的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软件等,还是正在快速渗透的电动车等都是这样,未来很多行业比如VR元宇宙等的投资规律也会是这样。

 

原因是人群认知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呈正态分布的原因,任何新生事物从不为人知到广为人知是一个非均速的过程,也就是刚开始比较慢,产品刚兴起时,用户少,接受度低,口碑效应弱。当10%被接受时扩散速度会加快,随着用户数量激增,消费者关注度、口碑效应都会呈指数级增长,这就是最激动人心成长期,在整个期间业绩快速增长从而带动股价将进入第二阶段-戴维斯双击

 

当渗透率快速提升至40%以后,快速成长期接近尾声,主要原因是业绩增速在迈过40%渗透率后将放缓,也就是说将进入成长期到成熟期的拐点,也就是成长股到价值股和周期股的拐点。一般来说成长股一般无需等待业绩下滑时才迎来股价下跌,而是一旦业绩增速放缓,例如从50%增长下降至30%或20%,就开启戴维斯双杀的序幕,股价就进入第三阶段-杀估值阶段,业绩增长,但估值回落带动股价下跌。

 

而当彻底沦为负增长的时候,那就是股价进入第四阶段-主跌浪。

因此,从渗透率的角度看成长股投资,核心在于从临界点10%-40%这一主升浪,而每个行业的渗透率是不一样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板块表现分化背后的原因。

 

END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归黄少波说十倍股所有,部分资料可能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仅供案例分析和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股票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