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信用经济的特征(商业票据信用与新时代经济)

一)商业票据信用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1.商业票据信用的概念

信用是指依附在自然人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商业票据信用的核心是信用,是商业信用在票据领域的表现形式,是以票据为载体,通过票据行为体现票据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和信任关系。

2.商业票据信用与市场经济、票据的关系

一定程度上看,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商业票据信用是信用经济的载体之一。

3.商业票据信用的特点

商业票据信用除具备一般信用的社会性、风险性及收益性特点之外,还具备以下特点:

(1)具备信用叠加特点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商业汇票具备转让功能,票据每一次转让,即实现了一次信用的叠加。票据不仅可以通过一般背书转让实现商业信用的叠加,还可以实现通过票据贴现实现银行信用的叠加,信用叠加功能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签发票据的信用度,增强融资可获得性。

(2)渗透于全部商票产品

商票是票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包含商票承兑、背书转让、贴现、转贴现、质押、保证、再贴现等一系列产品的总称,涵盖支付与融资领域,商票背书体现于其中每个产品之中,在支付结算业务场景中,卖方基于商票主体信用签收票据;票据融资业务场景中,融资方基于商票主体信用办理融资业务。

(3)贯穿于商票全生命周期

商票业务产品涵盖了票据的全生命周期,商票从开出起,便已蕴含了商业票据信用信息,期间发生的全部票据行为均基于商业票据信用,直至票据结清。因此,商业票据信用贯穿于商票全生命周期。

4.商业票据信用的作用

(1)支付结算作用,在企业日常贸易往来中,基于商业票据信用,商票可以像现金一样可以用来支付相关款项,也可以对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进行结算;此外,商票具有一定的时间期限,实际上出票人借助商业票据信用实现了款项的延期支付,缓解了企业资金管理压力。

(2)融资投资作用,基于商业票据信用,持票企业可通过银行办理票据贴现获取融资款项,金融机构之间也可以互相投资票据资产,以融通短期资金头寸;融资投资作用,便利了中小企业融资及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盘活了金融市场。

(3)传导政策作用,票据是最有效、最灵活便利的货币政策传导工具,基于商业票据信用,央行可为持票金融机构提供再贴现支持,央行通过再贴现业务调节货币市场货币供应总量,传导货币政策,实现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

(二)新时代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当前,我国面临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不确定性局面,并且我国存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等状况。新时代经济具备以下特点:

1.新发展理念统领高质量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使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主题,成为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2.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应当是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是确保自主可控、安全有利、“做好自己”的实现路径。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国内市场构建国内大循环,打通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经济大循环动态平衡,使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长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现状

2016年12月,随着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正式成立,我国商票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市场业务量逐年增长,市场秩序日益规范,市场风险有效控制,信用环境逐步改善。总体看,当前我国商票市场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业务量快速增长。近年来,商票市场业务量增长迅速,以近五年的电子商票为例,2021年电子商票承兑发生额3.8万亿元,较17年增长99.87%;贴现发生额1.22万亿元,较17年增长87.44%;转贴现发生额4.87万亿元,较17年增长79.01%。

表1:2017-2021电子商票业务发生额增长情况单位:万亿元

 

2.业务量占比小、变化少。虽然商票承兑、贴现、转贴现等业务近年来增长迅猛,但其在市场中的占比仍然较小,且变化幅度较小,仍以电子商票为例,电子商票承兑业务五来围绕15%的市场占比上下波动,贴现占比、转贴现占比基本围绕8%波动。

表2:2017-2021电子商票业务发生额占比情况单位:万亿元

 

3.承兑占比高于融资占比。从商票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数据看,商票承兑市场占比远高于商票贴现、转贴现市场占比,说明商业银行更青睐信用风险相对较低的银票融资,对商票融资较为谨慎,仅少数企业承兑的商票能流入银行间市场,更多的商票只能在企业间流转,无法获取银行融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