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可以帮助企业摸清安全风险家底,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的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工程控制、安全管理、个体防护以及应急处置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实现把风险控制挺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的目标。
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需要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总体领导和自下而上的意识提升。如何有效实施安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起研究一下:
先说术语和定义。
(一)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的组合。
(二)作业单元(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三)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和(或)环境影响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四)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辨识)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五)风险评估
运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的过程,得出评估结果。风险评估包括固有风险评估和控制风险评估。
(六)固有风险评估
在不考虑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的前提下,实施风险评估的过程,得出评估结果。
(七)控制风险评估
在考虑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的前提下,实施风险评估的过程,得出评估结果。
(八)风险分级
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不同风险按照需要关注程度进行排序过程。风险分级从高到低划分为四级:A级(重大风险/红色风险)、B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C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D级(低风险/蓝色风险)。
(九)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十)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