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土绿化项目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入,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工作重心将从量变转向质变 ,由增量到提质增效,林业生产的工作内容也会逐步由新造林转入退化林修复。那么,什么是退化林?退化林修复的模式有哪些?退化林修复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退化林
简而言之,退化林是指因自然(内在)、人为(外部)等因素综合影响,导致森林质量大幅下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衰弱,生物多样性丧失,失去森林主要功能的林分。
导致森林退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过度樵采、人工造林树种选择不当、旱涝冰冻灾害性天气、病虫害、森林火灾、生理过熟、抚育管护不当等等。
退化林修复的模式
退化林修复的模式较多,归纳总结主要有三种,即更新造林、补植补造、抚育管护。
更新造林
更新造林是退化林修复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的是人工林中树种选择不当的林分;天然林中没有目的树种的林分;以及因旱涝冰冻灾害性天气、病虫害、森林火灾、生理过熟等,需要重新造林的林分。
补植补造
补植补造是退化林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针对目的树种稀疏分布不均;外部因素影响导致目的树种损毁较多;以及局部立地条件不适,急需更换树种的林分。
清草除灌
清草除灌是退化林修复的必备措施。不仅更新造林和补植补造的林分在后期需要清草除灌加强抚育管护外,对一些目的树种丰富,但草灌干扰幼林生长严重的林分需要适时清除草灌,促进目的树种快速生长;对非目的树种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需结合清草除灌一并伐除。
退化林修复的意义
森林具备三大功能,也可以理解为三大效益,即生态功能(效益)、经济功能(效益)、社会功能(效益)。森林的三大功能都是以森林质量为基础的,当森林退化以后,森林质量严重衰退,生态功能弱化,经济功能得不到发挥,社会功能丧失,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退化林修复只要方法选择得当,可以拿捏住森林退化的“病根子”,因势利导,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投入、最简单的技术手段,帮助退化林消除“病症”,恢复活力,快速森林的恢复三大功能,再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魅力,是实现森林资源质与量双增长的重要技术手段。
我国是个森林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之一,不仅森林数量有限,森林质量也不高,森林资源的提质增效迫在眉睫。森林质量的稳步提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保障。所以,退化林修复不仅是今后较长时间内林业生产重点,也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