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五大上市险企全部出炉。2020年,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共2523亿元,同比下降7.4%。具体来看,平安、国寿、太保、人保、新华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1亿元(-4.2%)、503亿元(-13.8%)、246亿元(-11.38%)、201亿元(-10.4%)、143亿元(-1.8%),归母净利润增速均为负增长。
随着头部险企率先改革和转型,科技赋能已成改革的重要内容。
对此,平安证券研究所金融与金融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王维逸表示,近年来,随着头部险企率先改革和转型,科技赋能已成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的技术创新主要应用于保险的运营、理赔、代理人培训等环节,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行业痛点都将有望得到解决。
近年来,大型险企加大科技投入、中小型险企借用技术服务商,赋能保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这也带动中国保险科技行业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国内险企科技投入约320亿元,同比增长19%。根据目前头部险企的战略部署,预计未来科技投入将保持较高增速。
其中,客户的精准画像是目前已落地的初步探索。保险公司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客户行为、完成客户精准画像,可以设计开发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增强客户粘性,一方面提升获客效率,一方面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随着数据模型和分析的复杂度增加,风险可被更好地识别和量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则可有效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科技正在赋能保险行业提质增效。王维逸称,从2000年至今,中国的保险科技变革已经发展到第三阶段。保险科技逐渐从单纯的线上化销售进入到了中后端,如开拓获客渠道、优化核保理赔流程,甚至进入到代理人的招募和培训等一系列全保险业务环节。
金融科技赋能保险行业的目的在于降本、增效、提升风控识别能力。以人保为例,2019年“芯定损”车险智能定损识别率近90%、驾安配对财险供货综合减损率达13%,2019年理赔减损超过200亿元、同比多减损近20%。
王维逸称,科技对于保险行业的赋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的技术创新主要应用于保险的运营、理赔、代理人培训等环节,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赋能,很多行业痛点都将有望得到解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