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农业供应链金融定义(供应链农业行业观察建设)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农业支持方面,政府部门一直给予高度的关注与支持。长期以来,金融在“三农”领域中的发展一直颇为缓慢和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因而生产经营风险高、农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与小规模经营导致农业生产利润低、缺乏有效抵押物等,导致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领域望而却步。

农业的发展具有弱质性和高风险性的特征,因此金融方面的支持至关重要。所以,国家大力推进农业政策的同时,将供应链金融模式引入到农业建设当中,形成了农业供应链金融,这是一种通过整合原有的农业供应链,将分散的信贷主体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并且相互制约,从而对整个信贷的风险水平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农业供应链金融为解决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诸如融资难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问题的视角,同时对于满足农村中小型企业的贷款需求有着直接好处。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从农业供应链全局出发,依托链条中的核心企业,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真实交易,通过嵌入成本分析、资本管理和各种融资手段,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整合、归集和利用,为供应链参与方提供包括信贷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系统性金融服务。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评估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真实的贸易关系,强调还款来源的贸易自偿性,即贷款的偿还主要源自于销售收入,通过严格控制资金的挪用,形成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闭环结构,保障了金融机构的利益;基于真实交易的整体授信模式也将使得供应链上下游各节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得整条供应链更加稳定。

农业供应链金融通过供应链的信用转移来支持供应链各个成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助于提升整个农业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广泛运用,为农户、农产品以及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一道有效的桥梁,农产品可以通过这个桥梁实现低成本的转移。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出现为整个“三农”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目前我国仍旧大力发展“三农”,同时我国的国情仍旧暂时停留在农业大国的情况下,农业供应链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其面对着一个庞大的正在稳步发展的农村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供应链金融将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推动“三农”建设以及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为确保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业务顺利推进,还需要从完善融资方案设计、搭建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支撑。

01完善融资方案设计,健全与农业供应链金融相配套的授信方式

根据每个民营小微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具体业务量综合分析,合理安排融资,并实行全过程管理。根据借款人的经营规模、流动资产规模、采购与销售能力、上下游供货和支付能力等因素,控制借款人的授信额度。根据借款人的贷款用途,控制现金流的去向和来向,控制回流现金的流量、路径、时间等,以满足民营小微企业经常性的融资需求。

0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链条长且环环相扣、参与主体众多且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建立更为全面系统的风险防控体系。首先,要提升对全产业链上授信企业的综合准入管理。

应严格确定供应链核心企业准入条件,核心企业要具备较强的供应链管理或相关信息管理能力,企业内部要有健全的上下游企业管理体系,对其上下游企业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链群,根据不同成员企业融资需求风险点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准入评级机制。其次,要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严格把控供应链系统性风险,利用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提升适时连续的贷后管理水平。

再次,要强化供应链金融中抵质押资产的管理。对于供应链上的优质民营小微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拓宽抵质押担保领域和范围,探索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加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完善风险共担机制,引导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农业合作社等主体共同参与。

03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产业转型方面比较滞后,因此应该创新金融发展机制体制,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农业行业。

一是涉农企业中小微企业居多,在国家政策制定上应该向涉农小微企业倾斜,充分利用“产业互联网”工具,破解资产抵押、库存抵押等限制条件,创新金融衍生产品,降低涉农企业融资门槛。

二是政府引导搭建一个有针对性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需要扎根农业,进行精准定位、精益化运营金融业务,逐步提高金融产品利润。

三是通过利税补贴的方式,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多种融资主体进入农业领域,借助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提升涉农企业的盈利能力,再反馈给金融机构。

四是政府可成立产业引导基金,鼓励涉农企业、农户以及金融机构参股,政府、涉农企业、金融机构形成一定的利益共享机制,相互制约。

04加快农业供应链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在新的融资模式下,对融资方面的工作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提供坚实的保障,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育力度,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同时,多与同业交流学习供应链金融领域好的实践和经验做法,为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人才上的支持。

05加大宣传力度

及时宣传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进展情况及成效,使涉农企业了解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能够给他们带来的诸多便利,加快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和推广,放大金融服务“三农”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