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成本分析依据和方法
分析依据 |
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 |
成本分析方法 |
基本分析法:比较法(实际与目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对比、与本行业平均或先进水平对比)、因素分析法(最常用)、差额分析法、比率法 |
综合分析法: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分析 |
二、因素分析法计算应用
因素分析法也叫连锁置换法或连环替代法,排序的原则是:先工程量,后价值量;先绝对数,后相对数。
1、差额计算法
(1)计算原则
1)每次只替换一个因素,其他两个因素保持不变;
2)相邻的两个成本值计算差额;
3)替换顺序:数量→价格→比率。
(2)计算过程
(3)计算应用
【例题】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443040元,实际成本为473697元,比目标成本增加30657元,资料见下表。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项目 |
单位 |
目标 |
实际 |
差额 |
产量 |
m3 |
600 |
630 |
+30 |
单价 |
元 |
710 |
730 |
+20 |
损耗率 |
% |
4 |
3 |
-1 |
成本 |
元 |
443040 |
473697 |
+30657 |
【解题步骤】因素分析法计算过程如下:
|
产量:m3 |
单价:元 |
损耗率:% |
成本:元 |
成本差额 |
目标成本 |
600 |
710 |
4% |
443040 |
|
第一次替代 |
630 |
710 |
4% |
465192 |
22152 |
第二次替代 |
630 |
730 |
4% |
478296 |
13104 |
第三次替代 |
630 |
730 |
3% |
473697 |
-4599 |
【替代】
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630替代600,得630×710×(1+4%)=465192元;
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730替代710,得630×730×(1+4%)=478296元;
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3%替代4%,得630×730×(1+3%)=473697元。
【计算差值】
第一次替代与目标的差额=465192-443040=22152元,说明因为产量的增加,成本增加22152元。
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478296-465192=13104元,说明因为单价的增加,成本增加13104元。
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473697-478296=-4599元,说明因为损耗率的下降,成本减少4599元。
【2020一建建筑案例真题节选】
招标文件里清单钢筋分项综合单价是 4433 元,钢筋材料暂定价 2500元/t,工程量260t。结算时钢筋实际使用250t,业主签字确认的钢筋材料单价是 3500元/t,施工单位根据已确认的钢筋材料单价重新提交了钢筋分项的综合单价是 6206.2元。钢筋损耗率 2%。增值税及附加税率 11.5%。幕墙分包单位直接将竣工验收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
项目 |
计划 |
实际 |
产量(t) |
310 |
332 |
单价(元/t) |
970 |
980 |
损耗(%) |
1.5 |
2 |
成本 |
305210.5 |
331867.2 |
【问题】列式分析各个因素对结算价款的影响。
参考答案:
|
产量:t |
单价:元 |
损耗率:% |
成本:元 |
成本差额 |
目标成本 |
310 |
970 |
1.5% |
305210.5 |
|
第一次替代 |
332 |
970 |
1.5% |
326870.6 |
21660.1 |
第二次替代 |
332 |
980 |
1.5% |
330240.4 |
3369.8 |
第三次替代 |
332 |
980 |
2% |
331867.2 |
1626.8 |
【替代】
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332替代310,得332×970×(1+1.5%)=326870.6元;
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980替代970,得332×980×(1+1.5%)=330240.4元;
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2%替代1.5%,得332×980×(1+2%)=331867.2元。
【计算差值】
第一次替代与目标的差额=326870.6-305210.5=21660.1元,说明因为产量的增加,成本增加21660.1元。
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330240.4-326870.6=3369.8元,说明因为单价的增加,成本增加3369.8元。
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331867.2-330240.4=1626.8元,说明因为损耗率的增加,成本增加1626.8元。
2、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是利用各个因素的实际数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解题应用】某施工项目某月的实际成本降低额比计划提高了2.40万元,见下表:
项目 |
单位 |
计划 |
实际 |
差额 |
预算成本 |
万元 |
300 |
320 |
+20 |
成本降低率 |
% |
4 |
4.5 |
+0.5 |
成本降低额 |
万元 |
12 |
14.40 |
+2.40 |
【问题】根据表中资料,应用“差额计算法”分析预算成本和成本降低率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
【解题步骤】
|
成本:万元 |
成本降低率% |
成本降低额 |
差额:万元 |
计划 |
300 |
4% |
12 |
|
第一次 |
320 |
4% |
12.8 |
(320-300)×4%=0.8 |
第二次 |
320 |
4.5% |
14.4 |
320×(4.5%-4%)=1.6 |
成本增加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为:(320-300)×4%=0.8万元;
成本降低率提高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为:320×(4.5%-4%)=1.6万元。
全部因素的影响: 0.8+1.6=2.4万元。
【2020一建经济真题】
某企业本月产品产量和材料消耗情况如下表。用因素分析法(三个因素的重要性按表中的顺序)计算,本月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化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是( )。
项目 |
单位 |
计划值 |
实际值 |
产品产量 |
件 |
1000 |
1200 |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
Kg/件 |
8 |
7 |
材料单价 |
元/Kg |
50 |
55 |
A . 节约5万元
B . 增加5万元
C. 节约6万元
D. 增加6万元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1200×(7-8)×50=-60000元,即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费用总额节约 6 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