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标签应用的场景,去超市买东西,收银员扫描商品上的条码即可传输商品价格,在所有商品计算完成后,我们使用手机支付二维码进行支付。逛商场买衣服鞋子,每件衣服上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标签,有时候还会遇到标签不拆出门就会报警的情况。此外还有门禁卡,防伪码等场景,这些都是标签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资产标签同理。
资产标签,顾名思义就是贴在固定资产上,用来区分识别固定资产的标签。常见的资产标签上都会标注资产的名称、规格、标号等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快速识别资产,并进行相关业务操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资产标签上渐渐地加上了条码,通过特定的设备即可扫码识别资产。随着二维码的逐渐使用,手机扫描资产标签查看资产情况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再然后就是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慢慢探索在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无论固定资产管理技术及方案怎么进步,资产标签一直是联系平台与资产的纽带。
当前常用的资产标签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二维码标签,一类是RFID标签,目前市面上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也大多使用这两种标签。在实际应用中,二维码标签已经能兼顾固定资产管理的大部分需求,通过标签可以做到严格的资产分类、线上业务操作、查询资产信息、移动盘点等功能。RFID标签在兼顾二维码标签的基础上,有更多功能拓展的可能性,在盘点上,RFID资产标签可以实现远距离快速批量盘点,可搭配电子围栏设施对资产进行区域设防、撤防、授权移动等多种监管设置,还可设置非正常移动报警功能,确保资产安全。也可在系统实时查看资产位置,对资产的移动轨迹进行记录,避免资产丢失和找不到的情况。此外还有机器人盘点,智能借还管理等功能,不一一赘述,其功能多样性较二维码标签表现更为优秀。
那么,究竟要选择何种标签呢?按照上述说法,在功能表现上,肯定是RFID标签的表现更好,但是相对应的,RFID的标签价格也较高,由于RFID标签内的芯片会受资产材质的影响,不同资产对标签的材质也有不同的要求,价格的范围也更大。二维码标签价格相对便宜,对资产量不大,分布相对集中的机构来说,性价比更高。所以在选择资产标签时,需要综合评估资产规模、材质、管理要求等情况,可只选一种,也可两种结合使用,毕竟在管得好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成本的问题。
总而言之,资产标签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因素,同一公司不同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方案。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资产标签还会有更多功能上的创新,适合自己的才是事半功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