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生产资料三要素(劳动过程有三个要素)

人类的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过程,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劳动,有目的地使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它是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类生活的永恒条件。

劳动过程有三个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劳动是人类独有的实践活动,它具有两大特点:

第一,劳动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第二,劳动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是逐渐地积累和加以丰富的,从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是不断地提高的。


劳动资料,是指人们用来传导自己体力和脑力的一切物质资料。

首先,劳动资料包括劳动工具,它是劳动资料中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称之为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

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是人们生产活动水平的重要标志。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各种 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1.其次,劳动资料包括充当劳动对象容器的物品,如管、桶、瓶等,马克思称之为生产的脉管系统。广义地说,劳动资料还包括劳动过程中除劳动对象以外所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如建筑物、道路等。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将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劳动对象有两类:一类为自然生成物,如原始森林、矿藏等;一类为人们加工而成的产品,如钢材、棉花等。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劳动技能的提高,劳动对象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劳动对象的用途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增多。


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是劳动过程的物的方面;劳动本身表现为生产劳动,是劳动过程的人的方面。在劳动过程中,物必须与人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人起着决定作用。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们相互之间也要发生关系。人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过程就是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一方面通过劳动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形成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在人们之间又结成了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时所形成的力量;生产关系是指人们以何种方式结合起来从事生产活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形成了社会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生产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