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投资人发现,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运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的投资产品,短期在净值上都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市场人士表示,近期股指期货对冲策略普遍存在着未能充分对冲保护现货投资组合的现象。这主要是2015下半年以来股指期货交易受到很大限制,股指期货基差波动对对冲策略产生了干扰。那么,什么是股指期货的基差?它对投资产品的影响又体现在哪里?应该怎样规避基差风险呢?
1.什么是基差?
基差就是股指现货指数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差值。比如,在2016年3月18日某时点,中证500指数为5859点,IC1603合约价格为5868点,则此时的基差为5859-5868=-9点。由于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变化幅度不完全相同,因而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即基差的大小可能发生着变化。比如在2016年3月1日收盘时,沪深300指数为2930点,IF1603合约的价格为2864点,则此时的基差变为2930-2864=66点。一般情况下,基差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2.什么是基差风险?
在股指期货交易中,由于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波动不一致,从而基差波动不确定而导致的风险被称为基差风险。如果基差朝着有利方向变化,则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套期保值效果,而且还可以获得额外的盈利;反之,不仅会影响套保效果,甚至还会蒙受损失。比如,在买入套期保值中,由于在套保结束时要买入现货并卖出期货合约,当基差变弱、即现货价格相对更低而期货价格相对更高时,投资者买低卖高就可能获利。相反,如果此时是卖出套期保值,由于在套保结束时要卖出现货并买入期货合约,因此当基差变弱时,投资者卖低买高则可能亏损。
3.持续基差原因?
基差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现货的持有成本、标的指数涨跌以及反向套利力量等。据兴业证券(行情601377,买入)研究分析,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大部分交易日处于升水中,但在5月、6月和7月会出现贴水,主要是因为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这几个月份集中分红。但去年股灾后,特别是7月份分红结束后,股指期货持续处于大幅贴水中。去年以来大幅贴水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方面,股指期间的市场大跌导致股指期货过度反应。另一方面,9月7日开始,中金所对股指期货交易实施了严格的监管措施,非套保持仓的减少也使得股指期货出现持续的大幅折价。另外,我国市场的融券机制不够完善,市场的融券规模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融券困难也是造成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4.怎样减少基差影响?
为尽可能减小套期保值中的基差风险,一是尽量选择期货合约到期日在现货交易日之后、且离现货交易日最近的合约作为套保合约,二是通过观察基差的变化来动态调整套期保值比率,三是选择与现货匹配度最高的股指期货作套保合约。但如果是基差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对引入对冲机制的专户产品来说,在特殊时期谨慎使用该策略不失为更明智的策略,而采用传统的安全垫策略、仓位控制、个股投资比例控制等手段控制系统性风险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