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存货跌价准备怎么计算?(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分析题)

【例•计算分析题】(2017年考题)甲公司系生产销售机床的上市公司,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6年9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S型机床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2017年1月10日向乙公司提供10台S型机床,单位销售价格为45万元/台。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S型机床的库存数量为14台,单位成本为44.25万元/台,该机床的市场销售价格为42万元/台。估计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该机床的销售费用为0.18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该机床的销售费用为0.15万元/台。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前,未曾对S型机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0×(45-0.18)=448.2(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4×(42-0.15)=167.4(万元)

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448.2+167.4=615.6(万元)

【手写板】

①有合同:

成本=10×44.25=442.5

可变现净值=10×45-10×0.18=448.2

②无合同:

成本:4×44.25=177

可变现净值=4×42-4×0.15=167.4

(2)判断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是否发生减值,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发生减值,计算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对于有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

理由:对于有合同的部分,成本为442.5万元(10×44.25),小于其可变现净值448.2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因此没有发生减值;对于无合同部分,成本为177万元(4×44.25),大于其可变现净值167.4万元,因此发生了减值。

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77-167.4=9.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9.6

 贷:存货跌价准备                 9.6

资料二: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一批用于生产W型机床的M材料。该批材料的成本为80万元,可用于生产10台W型机床,甲公司将该批材料加工成10台W型机床尚需投入50万元。该批M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68万元,估计销售费用总额为0.6万元。甲公司尚无W型机床订单。W型机床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2万元/台,估计销售费用为0.1万元/台。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前,“存货跌价准备—M材料”账户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

【手写板】

W成本=80+50=130

W可变现净值=12×10-10×0.1=119

减值:130-119=11

 

(3)判断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是否应对M材料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M材料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理由:甲公司生产的W型机床的成本=80+50=130(万元);W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10×(12-0.1)=119(万元),产品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所以W型机床发生了减值。因此M材料发生了减值。

M材料可变现净值=10×12-50-10×0.1=69(万元)

M材料成本=80(万元)

M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80-69=11(万元)

M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1-5=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贷:存货跌价准备                  6

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