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它说明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那么,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有哪些原因呢?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要从销售收入角度和应收账款的变化分别分析。
(一)应收账款收不回来。
(二)内部控制不严格。目前大部分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浮动挂钩的工资形式,往往忽略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目前的市场是买方市场,企业为了将产品销售出去,往往会用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许多企业在制定赊销制度时,对商品的定价、客户的资信、合同的订立、收款的方式等方面,往往未与财务部门沟通,造成个别不法商人利用赊销制度上的漏洞,采取预付少量货款提走大量货物的方法,致使企业应收账款长期空挂,无法收回,不断增长。
(四)经营者法律保护意识薄弱。众所周知,不按合同、协议规定归还到期债务是负债方的一种违法违约行为。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干扰以及诉讼的成本效益反差等原因,一些企业宁愿坐视相当部分应收账款沦为呆滞账,也不愿催索欠款或诉诸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风险意识缺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一些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初,为了尽快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和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
(六)责任不落实。一些企业财务部门虽然对应收账款进行了账龄分析,也提醒了有关部门加紧催讨,但因没有建立责任制度,未将责任落实到人,致使一些账款成为坏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