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股利支付率计算公式(怎么计算留存收益率与股利支付率)

大家知道留存收益率是什么吗?股息支付率又是什么呢?它们的计算公式又是什么样的?本文为大家讲解留存收益率和股息支付率的含义,还有它们各自的计算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留存收益率

留存收益率(retention ratio),指公司税后盈利减去应发现金股利的差额和税后盈利的比率。它表明公司的税后利润有多少用于发放股利,多少用于保留盈余和扩展经营。

留存收益率(又称利润留存率)

留存收益(=指企业从历年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 根据账计算一般是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留存收益率 =1-股利支付率

=1-(当年利润分配额/净利润)

2、股息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也称股息发放率,是指净收益中股利所占的比重。它反映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和股利支付能力。在美国使用比较多。

其计算公式为: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

或=股利总额÷净利润总额

股利支付率+利润留存率=1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股利支付率 英语为:dividend payout ratio;payout ratio。亦为:息率。反映公司分红与收益之间关系比例。计算公式为:

分配比例=分配红利/净利润×100% 或

分配比例 =每股年红利/每股盈利×100%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经营管理业绩的最终反映。从上市公司本身运作来看,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公司净资产(股东权益)运用得越好,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

投资者可以通过净资产收益率评估公司经营情况,但必须注意的是,要同时分析公司的负债率,如若公司负债率很高,则即使净资产收益率很高, 也有面临债务危机的风险。

我国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要求公司披露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与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其中,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说明公司利用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大小的动态指标,强调经营期间公司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可以更科学地反映报告期内净资产变动对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影响,有助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作出正确判断,其计算公式为:

加 权 平 均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 P/( E0+NP÷2+Ei×Mi÷M0-Ej×Mj÷ M0 ± Ek×Mk÷ M0 )

其中:P 分别对应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 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0 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i 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Ej 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 为报告期月份数;Mi 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 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Ek 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净资产增减变动;Mk 为发生其他净资产增减变动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强调年末状况,是一个说明单位期末净资产对净利润贡献的静态指标, 能够很好地体现未来股票价值的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P/E

其中,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为归属千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末净资产。公司编制和披露合并报表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不包括少数股东损益金额:“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以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后的合并净利润为基础,扣除母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应考虑所得税影响)、各子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应考虑所得税影响)中母公司普通股股东所占份额;“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末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金额。

 

每股收益能说明什么问题?

每股收益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净利润或需承担的净亏损,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平均股数

对投资者来说,每股收益是一个综合性的盈利将念,可以用来判新和评价管理层的经营业绩。人们一般将每股收益视为公司能否成功地达到其利润目标的计量标志,也可以将其看成一家公司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股利来源的标志。

每股收益这一财务指标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之间具有相出大的可比性,因而在各上市公司之间的业绩比较中被广泛地加以引用。每股收益越高,公司盈利能力越好,股利分配来源越充足,资产增值能力越强。

在分析每股收益指标时,投资者应注意公司是否利用回购库存股的方式。

减少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使每股收益简单增加。另外,如果公司将盈利用于派发股票股利或发行股票,就会使公司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增加,这样将会大量稀释每股收益。

我国上市公司年报要求披露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个指标,以更科学地反映报告期内股份变动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其中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 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 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 × 已发行时间 / 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 × 已回购时间 / 报告期时间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公司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