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学术界和理论界进行了丰富的探讨,尽管存在细微差别,但整体意义指向一致,即使得人民不断增长的多种需要得以更好满足的经济发展范式、结构和驱动状态。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基础上,根据云南省关于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和战略位置的三个基本定位,从统济内涵出发,认为云南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具有活力和持续性,经济总量、服务质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其内在结构也不断优化。其次,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创新为基础进而实现高效率发展,各项创新产出不断增加,相应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第三,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兼顾生态,要实现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转变;
第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共享,在高质量发展下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收入分配差距处于合理区间;最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稳定增长。
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测度,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共性和特性,将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生态绿色、人民生活和社会和谐五个维度归纳为云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逻辑,其中包括25个评价指标。
第一个维度是经济活力,包括7项指标。首先在经济总量方面,选择采用GDP增长速度来反映增长能力,以此表征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在消费方面,用居民消费贡献度测度内需拉动经济的作用,选择用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在经济结构方面,用现代服务质量来反映结构优化情况,通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的比值来衡量;
在开放方面,用外贸依存度和外资开放度表征对外开放程度,分别通过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以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对外开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重要力量,而旅游开放度一方面展现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开放程度;资本生产率用GDP除以固定资产总额衡量,体现资本活力。
以创新为基础的高效率发展对于云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极为重要,为了更准确地衡量创新效率,在数据搜集较为困难的背景下,在创新效率这一评价维度中设置了5个评价指标,分别用亩均GDP、人均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创收能力、发明专利授权数占比和R&D项目数从不同角度来测度云南省经济的创新潜力和实际产出。
其中,亩均GDP用以反映单位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能力;而由于考察区间的各州市全部从业人员数较难获取,从而选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用工人数的比值来衡量劳动力配置效率,即人均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创收能力则通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反映创新贡献,体现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而发明专利在其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三项专利中,最能反映技术含量,能够体现研发成果的综合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选择发明专利授权数占比来衡量专利质量;R&D项目数则直接体现创新产出水平。
在云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绿色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不可轻视的方面,因此绿色生态成为了综合指标体系中的第三个评价维度。在绿色生态方面,选择了4个评价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通过绿地面积除以城市人口数得到,用以表示地面生态的保护程度。
另外,分别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和空气污染指数从物质的不同状态来反映生活环境质量,这不仅符合鼓励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浪费的要求,也满足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云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第四个维度是人民生活,在这一维度上遴选了5个指标来衡量。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测度人民群众来自消费的总压力。而由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整,因此考虑到现有医疗、养老和失业相关的保障体系,用参与以上三种基本保险的人数与就业人数的比重再取平均测算出的社会保障指数,来说明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普惠程度。
居民财政状况指住户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用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百人图书馆藏书量和以用每万人拥有的大中型载客汽车数来表征的交通便利度则代表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状况。
第五个维度是社会和谐,设计了4个指标。城镇化率以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用以测度城乡间与居民间的整体发展和收入分配不均等情况,反映发展平衡与否。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则在一定程度上测度了社会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卫生医疗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设置了医疗设施完善度来衡量,并且根据统计数据的可得性,选择通过医院卫生院床位数除以万人的值来测度医疗设施完善度。
二、财政支出效率
财政工具能够影响经济增长的“质与量”,因此常被政府用于经济的宏观调控。以财政支出政策为代表的财政政策能够影响到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主观选择,最终波及到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财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财政直接投入,主要包括财政支出、转移支付和财政奖补;二是财政间接投入,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贴息贷款等。在云南这样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处于经济发展质量亟待提升阶段的西部偏远地区,支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财政资源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以及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其中,财政支出是指一国或地区为实现其政府职能,对以货币形式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社会资源的控制与使用。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财政支出不仅能够反映政府在特定时间段的政策取向,也能够反映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程度。因此,财政支出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通过何种途径去履行政府职能;
另一方面是如何分配使其做到配置合理有效,即支出行为的最优。财政支出是政府履行职能的成本,因此需要研究政府在配置财政资源上的效率问题。在经济学中,效率是评价资源投入与其产出情况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产出效率,即财政支出效率,能够反映各地区财政资源的具体使用情况,揭示其优化及浪费现象,财政支出效率高,则表示地方财政资源得到较优配置;财政支出效率低,则表示地方财政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冗余或不足的问题。测算财政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分解分析,可以掌握地方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
纵观国内外研究,由于DEA方法具有无需设定生产函数、排除主观因素干扰的优点,目前学界多采用DEA法进行多投入多产出的地方财政支出效率测算,同时由于存在多个不同衡量标准的指标,因此选择先将产出指标进行去量纲化处理,最后再带入数据包络分析的模型中进行计算。
在实证部分试图评价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云南省地方政府的绩效,基于分析云南省经济发展质量现状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双重研究目标,因此将构建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的产出指标体系,并且在现状分析时利用熵权法先将产出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在效率评价时则可直接将各维度得分带入DEA模型中参与计算,将研究重点放在测量和比较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上,用地方财政支出衡量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支出数值越大该地区的财政支持能力越强,财政支出效率越高该地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越合理,财政支持政策越有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