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多维履责 高格向上--2020责任中国·CSR年度盛典”(以下简称“盛典”)在广州举行,并现场揭晓年度抗疫先锋企业、年度公益典范企业、年度用户口碑推荐品牌、年度责任创新企业等名单。
2020责任中国CSR案例
从四大领域进行多维度评审
2004年,南方都市报发起“责任中国·CSR年度盛典”,聚焦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持续10多年的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优秀案例评选,让读者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社会责任道路上脚步愈加坚实。2020年岁末,南方都市报以"高格向上,多维履责"为主题,向社会广泛征集案例,邀请专家参与评选,首次从"抗疫救助、公益责任、消费者口碑、责任创新"四大领域进行多维度评审。
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南方都市报作为一家负责任、有担当的媒体,2020年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特别的经历。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戎明昌在盛典致辞中介绍,今年的抗疫报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组作品《最美逆行者》,在前线为广东1200多名医护人员全部拍了布满压痕的照片,也为社会留下了这么温暖的一幕。过去的一年,南都一直致力于转型,原来我们的报纸口号是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现在是做中国一流的智库,已经由纸媒转向智库。三年前成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也推出很多智库产品,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戎明昌致辞
专家建议企业最大社会责任
应该是推动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对企业家而言,最大的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推动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当今新经济形势中社会责任多维的背景下,企业、公众、第三方机构优势如何看待企业的“社会责任”?
圆桌沙龙
在盛典的圆桌沙龙讨论环节中,SGS中国区可持续发展技术负责人刘秀萍介绍,联合国会定期制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有相应责任,体现在组织治理、尊重人权、劳工实践、环境治理、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问题和社区参与和发展等7个核心主题上。“企业社会责任远远不止是公益慈善,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是对自身核心业务流程可能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担责,准确认知核心业务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围绕关键议题制定责任行动策略并加以落实。在自身所长的领域内尽责,创造最佳的社会责任价值。”
而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会长黄建平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企业应大力开展清洁生产,走绿色发展道路,其中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等方面,有责任的企业才有生命力,才能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深圳品质研究院副院长陈列新则认为,作为一个企业,首先是做好品质及服务,让消委会收不到关于你的投诉。所以一方面做好品质、做好服务,让没缺陷的产品、高品质的产品回报社会,从而再去打天下、做公益,这样的企业,我们为它点赞。
【抗疫讲述】
抗疫人物代表亲临现场
万杯咖啡“驰援”武汉医院
盛典活动现场,武汉Wakanda轻饮咖啡负责人echo讲述了武汉封城后,他和7位小伙伴,坚持为“逆行”的医护人员免费送咖啡的事情。从原来送现磨拿铁咖啡到后来送“敬英雄挂耳包”(3万多个)、咖啡保温随身杯(3万多个),再到情人节当天送医护小姐姐们玫瑰和巧克力等举动。
武汉Wakanda轻饮咖啡创始人echo
这位来自郑州80后的新武汉人表示,“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很小但又很酷的事情”。echo回忆说,当时觉得如果疫情期间非要选择倒闭,我们希望做完最后一杯咖啡,送到医护人员手里,然后倒闭,而不是在家坐以待毙。因为我相信,这件事以后不管跟谁讲起来,我们都很拽!对于接下来的打算,echo说,4月8日武汉解封,我们取得了胜利,接下来要勒紧裤腰带拯救我们的企业。
报道回顾 ↓
《封城之后,我们做了近万杯咖啡送到医院》
【专家分享】
产品不合格
是企业最大的不负责任
如何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主任、责任云研究院院长汪杰介绍,社会责任的本质责任就是企业用他的战略和业务来解决社会、环境问题,一个企业最大的责任就是要做好你自己的主业,从企业产品的角度是生产出跨时代的产品,很好的解决了当前社会的痛点。而企业最大的不负责任是产品不合格,汪杰表示,企业应该把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心落到做好自己的主营业务。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主任、责任云研究院院长汪杰
另外,环境责任,现在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也是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企业非常重大的一个社会责任维度。第三个是社会责任,你需要做一些社会的公益事业。另外,除了做好本质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之外,企业还要把社会责任作为专业领域来管理,就像你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一样,我们的社会责任也需要组织,需要治理,需要理念,需要规划,需要制度,需要融合,把这个事情跟生产经营、战略发展进行融合。
北京、广东、浙江企业
疫情中捐赠总额位居全国前三
今年企业在疫情中的表现如何?汪杰根据自己课题做的报告分享了一些数据:今年的战疫之中,有4061家企业共捐赠了351.4亿元(数据截止到4月初),有51家捐赠超过了1亿元,占到总金额的37%。其中,中央企业是抗击疫情的顶梁柱,在捐赠方面累计捐赠了40多亿元,而且央企为抗疫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火神山9天建成,雷神山12天建成,在建设过程中,中央企业出了大量的能力。”
民营企业是捐赠的主力军,捐赠额占36%以上,从捐赠企业数量上来说也是绝对的主力,对捐赠的额度上来说也是绝对的主力。从行业的角度来说,互联网行业是捐赠金额最多的企业,总共达到了63.8亿。
从地区上来讲,北京、广东、浙江企业捐赠总额位居全国前三,这基本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湖北因为处于疫情的中心,湖北的企业也捐赠了将近15亿元。上市公司的行动力不算高,3000多家上市公司能够收集到有捐赠相关信息的企业一共是891家,一共捐赠了66.1亿元,“上市公司的行动力,有响应的只有23%”。
【媒体助力】
南都鉴定课题组
数据测评助力高质量发展
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课题负责人表示,“通过产品测评、数据分析、质量科普等手段助力高质量发展;关注高质量发展、质量提升、消费升级、企业信用等内容”,从而助力企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疫情期间,针对消费者对于防疫知识存在的疑问,南都质量公开课,把专家请到台前,针对消费热点、难点,进行质量教育、消费科普。另外,南都鉴定还将日常测评的榜单、科普的内容,通过“南都优选”小程序向消费者做最直观的交互查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