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什么是组织变革?(防范隐性债务风险的关键)

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12月26日-27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对2020年防风险攻坚战做如此表述。会议指出,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根据民生证券最新的统计,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我国企业部门杠杆率较高点下降了5.7个百分点,金融部门杠杆率较高点下降了22.5个百分点,去杠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从债务的存续期来看,2020年我国仍处于债务到期高峰。面对风险,如何应对,成为2020年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

多位受访的财税人士表示,2018-2020年是我国债务到期高峰,同时也是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三年。在这样的背景下,防风险已然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从政策调整角度考虑,2020年财政政策需要适当预留空间,以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一位财税人士分析。

平台债务风险

“根据宏观经济数据的监测,预计2019年GDP增速会维持在6.0左右%,据此推算,2020年全国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在3.27万亿元,负债率仍将控制在欧盟60%的警戒范围之内”。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咨询一部总经理何朋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相关的融资平台非标违约风险持续暴露。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地方融资平台的带息负债将近30万亿元,达到GDP的34%。

根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的调研结果,目前融资平台的投资资金回收期长,流动性较差,导致其偿债能力弱,偿债保障比率只有0.4倍。

“当前较为常见的化解融资平台债务主要包含部分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隐形债务合规转化为企业经营性债务,通过借新还旧和展期等方式来偿还。”中诚信宏观金融研究部总经理袁海霞分析。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我国要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根据以往债务违约风险逻辑,如果某些负债主体的资金链管理不到位,就会发生债务违约的现象,若是债券到期未能按时兑付,就是出现债券违约;若是贷款逾期,就会引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民生证券首席分析师解运亮分析,经济下行期叠加债务到期高峰双重因素后,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高度重视防范债务违约风险。”目前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均处于债务到期高峰,预计2020年会有大量债务到期“。

透明化的专项债

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会议强调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市场预测,2020年专项债规模预计达3万亿以上,叠加资本金新政,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7-8%。

今年9月份的国常会上,国务院对专项债政策进行创新。会议要求以省为单位,专项债资金用于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占该省份专项债规模的比例可在20%左右。进入12月,财政部提前下达各地专项债规模1万亿。

何朋朋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国务院明令“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以期增加杠杆,但由于时间较短,目前看并未实现市场预期。

他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发布到落地需要一个周期,杠杆的作用并未立竿见影;二是在严控风险的背景下,社会投资的活力并未激活,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尚有提升空间。

考虑到稳基建在稳投资、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专项债作为地方政府收支平衡压力较大情况下稳基建的重要支撑,明年仍有望继续提升。中诚信国际估算,2020 年全年专项债务新增限额或达到3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务总限额将达到4万亿左右。

受制于收支压力,2020年的财政政策更注重从结构调整中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此前召开的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认为,过去两年的实践证明,PPP不是隐性债务。从政策供给的角度考虑,PPP已从2018年上半年的低谷中走出来,成为与债券并行的两项政府投资工具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累计项目数9249个、投资额14.1万亿元,落地项目累计6039个,投资额9.2万亿元,落地率65.3%。

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咨询一部副总经理李艳艳认为,在政府违规举债被追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双重背景下,地方政府对专项债券作为拉动地方基建投资寄予厚望,尤其使用专项债券资金作为资本金,再撬动其他配套资金进入的项目更为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