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种业公司成为A股三季报为数不多业绩增速超过10倍的上市公司。10月14日,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发种业”)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192.88万元,同比增长1603.54%,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除16倍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界面新闻记者翻阅企业以往财务报表还注意到,今年企业也实现了近五年来三季报中首次实现归母净利润由负转正。此前的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39万、-199.2万、-1007万、-529.8万、-478.4万。
报告期内实现业绩提升,农发种业自述原因主要系种子、农药、订单农业收入增加。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企业就已经呈盈利势态。根据农发种业2022年半年报显示,2022年1月至6月,农发种业实现营业收入24.36亿元,同比增长18.57%;归母净利润4684.07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企业主要业务为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酒粮等订单农业,化肥贸易及农药的生产销售。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为农作物种子业务,产品涵盖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多种农作物种子。根据2021年农发种业年报,主营业务中,化肥收入18.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8.70%。
农发种业核心板块为种子业务,而化肥业务营收却占公司总营收的半壁江山。这其实在种业公司已是常态,从2015年至2021年,农发种业每年化肥营业收入均为种业营业收入的3-5倍,同时,化肥销售吨数同样约为种子销售吨数约10倍左右。除农发种业外,丰乐种业2020年与2021年年报同样显示,农化类产品占当年总营收均为71%左右。
针对这一现象,山西省某种业公司从业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受体量限制,一亩田地所需种子量与所需化肥量大不相同,因此会发生种子销售吨数远小于化肥销售吨数的现象。该种业从业者也补充道,一些农民或许会自己配种,但需要化肥,就只能从企业购入。
企业化肥业绩提升同时受影响国内进口钾肥价格上涨影响。2022上半年起,受国际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外化肥价格差异较大。同时乌克兰危机造成全球钾肥出口受限,全球钾肥供给出现较大缺口,2022年钾肥进口大合同价格创历史新高,国内化肥价格涨幅约20%。
农发种业所属的华垦公司,是国内拥有化肥进口经营权的四家公司之一,从事化肥进口贸易业务多年。在钾肥供给出现缺口期间,华垦农业发挥钾肥进口主渠道作用,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增强,盈利水平逐渐提升。
农药方面,在经历连续几年的低迷发展后,农药行业在深入改革和调整上更进一步。2022 年上半年,国内大部分化工原材料价格一直维持高位运行,由于国家对农药行业在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升级,农药原药和中间体在生产环节受环保管控、限产限量等因素导致开工不足,造成市场短缺使得上游酰胺类原药和中间体需求及价格上升。
企业所属的河南农化以精细化工为主导,是国内较大的酰胺类除草剂原药及中间体的生产企业之一。河南农化通过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形成了“硝化原材料-中间体-原药”上下游产业链条,使产品市场份额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在农发种业的核心业务种业部分,2022年国家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种业政策持续利好,农业农村部启动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活动,为种业公司经营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但企业发展同时存在风险因素,在倡导可持续种植的当下,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是企业面临化肥减量增效的挑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建龙曾对媒体表示“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的退化和江河的富营养化,同时大量的使用氮肥也导致米质的下降及病虫害加重”。徐建龙同时认为化肥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在此大方向下,化肥占营收半壁江山的农发种业,今后的化肥业务是否能够做到积极转型,以及农发种业能否在今后化肥减量后依然保持高营收状态,后续依然非常值得关注。
企业半年报中同时提及,国家新环保法的实施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使得农药企业环保投入增加,生产成本提高。国家环保管控,造成部分农药企业停产限产,进而影响农药上下游企业的供需平衡。
同时,企业经营还有可能存在自然灾害、品种研发不顺利、农化生产企业安全环保问题等风险。对此农发种业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种子质量管控体系,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抗灾能力,制定和落实相应防控预案等应对措施,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安全环保技改投入, 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及时更换老旧设备等应对措施。
此外,本年度第三季度归母数值7193万打破公司前五年公司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均为负值的情况,属于企业近年来不可忽视的现象。据悉,三季度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不少化肥厂面临停产问题,我国化肥产业或将迎来机遇,但毕竟农发种业三季度净利润亏损已达五年之久,此后,企业由负转正的状况会持续多久,此后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是否还会由正转负,此后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是否能够超过今年水平,尚未可知。抛开政策红利与国内化肥行业逐渐开始减量增效之外,农发种业的后续应对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