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风险处置的四种方式(风险管理有四类基本方法)

某人去算命,算命先生说:“你必死于山。”这人不信,心道:“我这辈子都不进山了,还能死于山?”有天,一栋老旧的房子倒塌,这人被砸死了。砸死他的那面墙,人称“山墙”(房屋侧墙)。终究,他还是“死于山”。

这个简陋的故事,20多年后我依旧记得,可能因为它探及了“命运”这一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太过玄奥,姑且搁置。今天拿起它当一个话头,是想引出这么一个道理:无论你躲还是不躲,信还是不信,风险一直都在。陶潜诗云:“贞脆由人,福祸无门”,说的也是这个。

对于无处不在的风险,有的人视而不见,掩耳盗铃;有的人听之任之,并美其名曰“顺其自然”“佛系”;有的人积极应对,并由此诞生了一门科学——风险管理

教科书对风险管理的定义是:“风险管理是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组织在处理他们所面临的风险时所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这种长句太挑战现代人稀缺的耐性,我把它分解成三个要点:(一)正视风险;(二)积极应对风险;(三)采用合适的方法应对风险。正视风险是前提,积极应对是态度,采用什么方法,就是技术活儿了——这个“技术活儿”,也就是风险管理这门科学研究的重点。

说到“科学”,好像就有点“高大上”的意味。论到究竟,却也卑之无甚高论,不过是归纳、推理、验证等数端而已。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措施,五花八门。“科学”的功能之一,就是对这些“五花八门”加以条分缕析,归纳成简单的几条,以方便装入我们容量有限的大脑。

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大致可分四类: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

01

风险回避很好理解,就是我不让风险发生。比如,听说坐飞机很危险(道听途说的听说),为了回避这个风险,我就坚决不坐飞机!

把风险完全回避掉,当然是最理想的。可大多数时候,骨感的现实并不愿意匹配丰满的理想,否则,晋代名臣羊祜也就不会留下那句“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的名言了。有的风险能回避,有的风险却无法回避,比如,吃饭被噎的风险就无法回避,除非你能用光合作用摄取能量。

有的风险就算是能完全回避,却也需要付出至少两个方面的代价:(一)为了回避一种风险,陷入另一种风险;(二)为了回避风险,负担高昂的成本。

比如,我要完全回避坐飞机失事的风险,坚决不坐飞机。为此,我就要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可是,坐火车,火车可能追尾;坐船,可能遇到台风;哪怕走路,也可能被“山墙”砸到。坐飞机的风险是回避了,其他的风险却接踵而至。

不坐飞机,确实能回避飞机失事的风险,可是,在很多时候,坐飞机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交通方式。不坐飞机,我就要承担更多的成本,比如金钱、时间,等等。

02

损失控制也好理解。我知道风险会发生,也不指望完全回避它,而是通过一些措施,使风险发生时的损失降到最低。

控制损失主要有两条路径:(一)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降低风险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比方说我有一家养猪场(要是真的就好了),我要通过注射疫苗、注意环境卫生、给猪定期体检等方式,防止猪生病、死亡乃至产生猪瘟。我知道我做的这些没办法完全避免猪瘟的产生,但最起码,能降低猪瘟发生的概率。

同时,我把养猪场建成相互隔离的区域,每个区域养若干头猪。这样,即便某个区域发生了猪瘟,也不会传染到其他区域,这样,就能减少我的损失。

当然,做这些工作我都得花钱。愿意花多少钱做这些事,就取决于猪的“身价”了。

03

风险自留,就是“风险由他风险,一切我自担之”。可别觉得选择风险自留的人都有英雄气概,或者是潇洒的佛系,也可能纯粹就是傻乎乎。

不知道风险在哪儿,或者风险来临不知道如何应对,也或者知道风险在哪儿就是不做任何应对,一旦风险变成现实,别无他法,只能自己扛着——脑袋掉了碗大一个疤。这种行为不是勇敢,是无知。很可能,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悲剧,都是由于这种无知造成的。所以王小波会说:“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当然,选择风险自留的人,不全是这样没脑子的。有脑子的人,在两种情况下,也可能会选择风险自留:(1)风险太小,不值得在意,比如,我刚买的一支中性笔,可能会被同事“不告而取”;(2)回避或控制这个风险的代价太大,比如,不坐飞机会耽误我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幸福指数,所以,虽然坐飞机有风险,但我决定承担这个风险。

04

风险转移,这可能是最能体现现代人“技术含量”的风险管理方法了。简单来说,它的原理就是:我要事先做一些准备,以便在风险真的发生后,能把风险造成的损失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这种方式也是古已有之,比如厚黑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一招“背黑锅”:好人我来当,黑锅你去背。古代的“帝王术”中,这是保留招数。好事,皇帝自己来;脏活儿,指使大臣干,等到民怨沸腾,就杀死办事的大臣以谢天下。——“二十四史”的《酷吏列传》当中,几乎全都是这种例子。

这种腹黑手段,当然难登现代文明的大雅之堂。根据风险转移的基本思路,现代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诸多互利双赢的办法。这些方法难以一一穷举,并且,新的方法还在并将不断地被创造出来,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公司制度。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分离。公司经营有风险,一旦公司经营亏损乃至破产,公司承担全部损失,不牵连股东个人财产。这种可能是人类最伟大的组织形式之一的制度,将股东经营失败的风险,转移给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极大地激发了股东的创业热情,为现代世界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是保险制度。保险的本质就是,把每个个体都可能面临的风险,转移到所有参与保险制度的人身上,它跟旧时村里人“随份子”没有本质区别。旧时农村,哪家出了事儿,村里人都会多多少少帮衬一把,因为他们知道,万一哪天自己家里出了事儿,也要依靠这些乡里乡亲。

需要再强调的是,风险转移的方式不只是以上两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交通距离、通讯距离)越来越近,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互动越来越多,我相信,会有更多、更完善的风险转移方式被发明出来,助力人类文明走向更高的层次。

人类文明的福祉,不是我们这儿关心的重点,我们这里介绍的,是风险管理的基本方式。这些方式,用图示法表示就是这样的:

 

扎西拉姆的诗说:“你在或者不在,我都在这里。”这句诗也可以改成:“你愿或者不愿,风险都在那里。”风险是不变的存在,能变的,只能是你的应对方式:回避,控制损失,自留,转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