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募基金业绩排行榜上,金鹰科技创新以37.71%的收益率夺得普通股票型基金第一名。
管理这只基金的是金鹰基金首席投资官、成长投资部总经理陈颖。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后获得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在广东电信规划设计院、惠普公司、戴尔公司工作;2012年加入金鹰基金,开启投资之旅。
近日,陈颖接受中国基金报专访,分享了他的投资思路和感悟。在他看来,2024年A股或仍是偏结构性行情,关注消费、医药、AI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尤其AI与消费电子新产品相结合的领域,或成为人工智能未来五到十年行情的发力点。
平稳心态 逆向布局
中国基金报:请回顾一下2023年的市场格局。
陈颖:2023年主流指数震荡摸底,整体缺乏大的系统性机会,更多是一些产业变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年初我判断2023年会是结构性行情,不太可能出现大牛市。在这种预期之下,尽量把握行情演绎过程带来的投资机遇。
分阶段来看,年初,市场比较乐观,我则相对冷静一些,集中精力深入研究产业和行业,除了行业利好和产业变革,重点分析困难和不足。8月、9月,市场比较悲观,我觉得随着海外应用映射、国内模型数据政策慢慢落地,AI领域性价比凸显。
中国基金报:你管理的4只产品2023年取得不错成绩,主要做对了什么?
陈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2021年底,我们对元宇宙板块进行过一次梳理,认真研究了人工智能、虚拟人、区块链、VR等领域,对国内相关的上市公司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2022年三、四季度,我们观察到国内传媒领域政策或将见底,做了积极布局。这些是在贝塔上做对的事情。
中国基金报:2023年TMT板块表现较好,但分化较大,如何把握其中的机会?
陈颖:在缺乏大的系统性机会的背景下,市场更关注产业的积极变化,以及新方向上的结构性机会。在布局这类投资机遇时,可以淡化TMT概念,更多从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中去观察新的变化和发展。
我们发现,传统意义的TMT板块的龙头公司,如果没有革命性的驱动因素,股价难有表现。但AI、MR、折叠屏、钛合金、短剧、华为产业链等产业都出现了重大变化。
市场仍存结构性机遇
AI或将是长期投资主题
中国基金报:如何看待去年底A股市场的剧烈调整?目前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有哪些?如何看2024年市场?
陈颖:短期杀跌背后有资金面等各方面的原因,但更多是市场仍处在摸底过程之中。虽然市场震荡,但情况在逐渐好转。
从宏观基本面的角度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逐渐下行,人民币汇率逐渐反弹,国内地产政策在纠偏和放松,基建等方面的政策陆续出台,积极因素正在累积。但市场却呈现对利好反映冷淡的熊市特点。不过我也观察到,很多股票已跌不动了,有很强的反弹冲动。2024年全年市场或演绎结构性缓慢向上行情,不太会出现趋势性行情。
中国基金报:2024年相对关注哪些领域或板块?
陈颖:今年投资上要更加均衡,比较关注消费、医药、AI等板块。
从消费板块来看,2023年是疫情政策放开后的第一年,存在“疤痕效应”。但随着时间推移,疤痕会慢慢淡化。2024年失业率、可支配收入、公司订单、外贸等因素都可能慢慢好转,消费的信心将逐渐恢复。此外,财政强刺激后会带动就业,预计2024年消费会比2023年好一些。
具体看,消费电子中的MR、手机中的折叠屏等细分领域可能会拉动消费电子的需求。至于汽车领域,2023年,国内汽车销量超出年初时的预期,汽车出口的贡献功不可没,2024年我们对汽车出口比较有信心。
医药领域,将主要关注医药耗材这块,逻辑是伴随手术量回归正常,医药耗材的需求或将提升。此外,一些中药保健类的投资机会也可重点关注。
中国基金报:如何把握AI领域的投资机遇?
陈颖:需要明确的是,现阶段AI应用类的公司大概率处于没有利润的“从0到1”阶段,这是一个基础的认知。很多互联网巨头也是亏了好多年后才有利润。我们不能抛开行业发展规律去谈利润,要看公司成功的概率有多大,考察企业的用户数据、模型质量、管理层资源等。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年两年的行情,至少是五年到十年以上周期的行情。
今年还是更多关注AI终端。2023年算力网络模型铺好后,今年会投入应用,边缘端或终端可能会做出一些产品。
中国基金报:你在2023年三季报中表示关注汽车和智能驾驶方向,请具体谈谈。
陈颖:我们对汽车智能化要有一个基本认知,那就是不可能一步发展到无人驾驶的最高阶段。但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是不可逆的趋势,接下来智能化汽车属性可能会越来越像消费电子。其实,智能化已体现在汽车的方方面面,用微电机的地方越来越多,电子零部件也会逐渐增加,这些都是智能化的体现,而不是单纯狭义的无人驾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