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青岛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设立五亿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青岛西海岸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成为新评定管理办法实施后全国第二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昨日,记者从黄岛区科技局获悉,新区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将设立5亿元规模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促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到2017年,新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12件。

发明专利增量全省第一

自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评定管理办法》实施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每年评选一次。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已构建起完善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累计发放专利补助资金3900万元,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数量达到45家。

全区每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05年省试点时的300多件增长到8000多件,发明专利授权量由33件增长到658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增量均居全省第一。中德生态园成立了全省首个知识产权仲裁院和巡回法庭,山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也投入运营,“中欧知识产权圆桌会议”等国际性知识产权活动落户新区。

年结案率达到90%以上

新区将搭建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人才培训等两个公共服务平台,设立5亿元规模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促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全区专利实施率达到80%以上。

围绕蓝色经济和战略新兴产业,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专利信息数据库,搭建国家海洋“专利池”和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和育成中心。

建立知识产权的预警和联动执法体系。加大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力度,完善监督预警机制,增强市场主体自我保护能力,假冒专利年结案率90%以上。

万人发明专利将达12件

按照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到2017年,新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12件,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000件,境外专利申请年均增长30%以上;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中国山东专利明星企业100家以上,50家企业通过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建成国家海洋知识产权交易、展示和育成中心,全区专利实施率达到80%以上;在海洋产业领域率先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和应急机制,形成集申请、执法、维权、仲裁、诉讼“五位一体”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到“十二五”末,形成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金融服务、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知识产权服务业高度发达的格局。

(记者 刘海龙 通讯员 张涛)

【新闻延伸】

专利遭侵权外企打官司

山东省首个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开庭审理第一案

早报讯发明的专利“便携式锯机”遭侵权,澳大利亚一企业将山东一家公司诉至法庭。昨日,记者从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市中院中德生态园知识产权巡回法庭20日公开开庭审理此案,这是山东省首个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成立以来开庭审理的第一案。

原告卢卡斯米尔国际私人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澳大利亚的国际知名锯机企业,是一款专利为“便携式锯机”的合法拥有者。近年来,原告发现被告山东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制造与原告专利产品相同的产品,并通过海关出口到卢卡斯公司的主要业务所在地,以低价竞争的方式进行销售,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原告将山东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起诉至法庭。

根据案件审理需要,审理该案的合议庭法官到黄岛海关保税区仓库进行了现场勘验。目前,法庭当庭对案件进行了调解,调解不成本案将择日宣判。

记者从市中院获悉,青岛中院中德生态园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于2014年11月20日正式揭牌成立,是山东省首个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巡回法庭负责审理生态园区内由青岛中院管辖的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一审以及当事人对黄岛法院受最高法指定管辖审理的一般知识产权一审案件提起上诉的案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