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中美贸易战+年报集中发布月,A股注定动荡不安!
正值4月天,本是最好的季节,然而这个月对股民来说是难忘的。4月7日清明节后上演3000+跌停的历史记录,全天上涨的基本只有农业的少数个股,最近几天的反弹仍然远没有回到节前的高度。

背景分析: 随着川普的加税,中美贸易战拉开序幕。川普是玩经济的,本就不是一名政客,做的事情也离奇。然而中美贸易战不可避免,因为我国已经威胁到了美国霸主地位,对美元冲击巨大。川普试图通过加大幅提高对我国产品的关税,来削减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采取加征美国产品关税、离境退税等反制措施来应对。从全球的股市情况来看,全球股市暴跌,对这一场贸易战充满未知。

去年9月底以来,A股启动史诗级别上涨,历经一个星期的疯牛后,24年10月到25年3月开启了半年的科技慢牛行情。原本这一切都计划慢慢启动两年的大牛行情,随着4月贸易战的惊天骇浪到来,计划要跟随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短期避险: 规避出口依赖型行业,转向防御性资产。
规避方向: 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
美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面临毛利率压缩和订单流失风险。
替代方向:转向内需消费(食品饮料、医药)和高股息资产。
防御性配置: 黄金、农业、银行、电力
二、中长期布局方向: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
1. 国产替代
半导体: 连续大阳线,指数已经来到了节前水平,是表现比较好的科技线,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2025年国产化率目标70%,政策补贴翻倍推动技术突破。

AI算力: 寒武纪、中科曙光,国产GPU市占率预计从10%提升至30%,政策支持叠加算力需求增长。
2. 新质生产力与新能源
主要有光伏、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等。
3. 一带一路+消费
中国交建:对冲对美出口下滑,海外订单增长可期。
新消费(如智能家居)受益于内需贡献率提升至82%。
三、风险对冲与跨市场配置
1. 期权保护:针对出口链重仓股(如立讯精密)买入认沽期权,对冲关税冲击风险。
2. 跨市场分散:通过QDII增配港股科技股(如腾讯、中芯国际)或高股息标的(中国移动股息率7%),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四、历史经验与未来展望
1. 2018年贸易战经验
出口链短期承压,但消费(贵州茅台逆势涨15%)和国产替代(半导体设备)成为反弹主线。
政策对冲是市场修复的关键,2025年财政刺激力度更大(特别国债或达1.5万亿元)。
2. 2025年的不确定因素
关注国债发行+降息降准+美联储动向
预计呈现“短期脉冲式调整+中长期结构性机会”。

五、总结
贸易战还刚开始,短期内预计不会停止,等到双方真的伤经动骨才会停止开展谈判。很多国家(如越南)已经妥协,美国本身也对很多国家按下了90天的暂停键,这里也不得不怀疑川普有做空股指的动机,看看特朗普科技走势以及他推特发言让人不得不联想起来。
A股虽然短期内出现剧烈波动,我们已经不是2018,贸易战奉陪到底。短期注意风险,没入场的可以伺机而动,中长期仍然有结构性机会,场内人员耐心等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