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6月12日以后,中国上证股指从最高的5166点,到7月8日,跌倒了3507点,跌幅高达32%。在此期间,东京日经股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7月9日,日经平均股价一度跌破600日元,一举跌破2万日元的心理大关,引发日本各界震荡。
随后,中国高调救市,7月23日,上证股指一度恢复到4123点,熟料到7月28日,上证股指再度跌到3663点。在这种情况下,日经股指也出现了三连跌。7月27日,日经225股指下跌了0.83%,7月28日下跌了0.10%,7月29日下跌了0.13%。这其中,拖累股指的一个地震源,就来源于中国业务紧密的部分日企。
比如在中国拥有较大市场的机械设备提供商,小松公司7月28日股价下跌了3%。钢铁业的JFE控股集团,住友金属矿山因为中国经济增速减缓,股市下跌,自身股价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另外,据日本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日本对华贸易赤字达到4118亿日元,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中国车市增速下降,出口到中国的日本汽车和零部件,较前年同期下降了10%到15%。另外,由于中国手机市场增速也下降,专门向中国出售智能化机器人制品的日本发那科公司也下调了业绩增长预期。
日本财经界担心,中国上证股指急跌,居民财富缩水或蒸发,不仅将会影响中国6,7月份自身的CPI数据,乃至国内经济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到日本企业对华出口,扩大日本对华的贸易赤字,影响日本经济的恢复。毕竟,作为日本企业出口在亚洲最大的市场,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到日本大企业的出口,接下来就会影响大企业的利润改善,紧接着就会影响日本企业员工的工资成长。在日本计划在2016年上半年实现2%的通胀率,从通货紧缩陷阱里脱离出来的计划前提下,中国股市的好坏,不仅关系着中国经济是否健康成长,也关系着日本的经济改革能否成功。
日媒报道,早在历史上,就有海外经济形势突变,影响日本国内经济改革的情况发生。比如2000年,日本解除零利率政策,随后互联网泡沫破灭。2006年,日本解除量化宽松,随后2008年雷曼危机爆发,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经济的成长。
现在,伴随着上证股指的动荡,“China Risk”(中国风险)一词再次在日本市场吹起,日本财经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感增强。日本银行副总裁中曾宏7月27日就指出:“要注意中国的过剩投资和房地产市场调整长期化的可能性。”呼吁密切注视中国经济情况。
日本银行总裁黑田东彦计划将于8月7日召开记者会,预计关于中国经济及股市的未来走势,将成为会上焦点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