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中美贸易停战停火股票(中美贸易战突然转机!)

中美贸易战在经历2025年4月的高强度关税对抗后,首次出现缓和信号。4月14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透露双方正通过第三方渠道进行“对话”,这一动态被外界视为僵局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关税战白热化:从“数字游戏”到全球产业链震荡​​

​​美方极限施压与中方反制升级​​

4月8日,特朗普政府以“中方未撤回34%关税”为由,宣布自4月9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50%附加关税,总税率达125%。中方于4月11日宣布对等反制,将美国输华商品关税从84%提升至125%,覆盖农产品、芯片、能源等关键领域。

​​经济影响​​:美国股市两日累计跌幅超10%,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下降至14.7%,但对东盟出口增长7.1%,供应链多元化成效初显。

​​关税战的非理性逻辑​​

当税率突破100%时,正常贸易已难以为继。美国对华输美商品中,半导体、消费电子等1000余项获临时豁免,暴露其供应链依赖困境;中国则通过稀土出口管制(限制稀土出口致F-35战机成本飙升18%)、芯片国产化率提升至35%强化反制能力。

 

谈判转机:美方妥协动因与中方战略定力​​

​​美国转向谈判的三大现实压力​​

​​经济反噬​​:CPI同比上涨3.5%,家庭年支出增加8147美元,农业州大豆出口损失60亿美元,中期选举压力加剧。

​​供应链脆弱性​​:特斯拉产能向墨西哥转移、苹果供应链调整成本激增,豁免政策仅缓解90天短期压力。

​​国际孤立​​:欧盟对美加征25%关税,RCEP成员国深化与中国合作,削弱美国“去中国化”联盟效力。

​​中国的“韧性防御”策略​​

​​内需与市场多元化​​:一季度消费对GDP贡献率达65%,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升至51.1%,缓冲对美依赖。

​​科技突围​​: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突破40%,芯片自给率提升至35%,削弱美国技术封锁效果。

​​精准反制​​:打击美国政治敏感领域(农业州、能源企业),同时保留谈判空间(设置关税缓冲期至5月13日)。

 

谈判前景: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博弈​​

​​核心分歧与妥协空间​​

​​美方诉求​​:要求中方扩大农产品进口、停止国企补贴,维持部分高关税作为筹码。

​​中方底线​​:坚持对等原则,要求全面撤销超额关税,反对单边霸凌。

​​潜在突破口​​:民生商品关税豁免(如医药、消费品)、技术领域“有限共存”(半导体、AI)。

​​中间人机制的象征意义​​

第三方渠道谈判既避免特朗普“主动求和”的国内政治风险,又契合中方“不妥协但开放对话”的姿态。学者指出,此机制或为“冷停火”铺路,但实质性进展需突破关税撤回程度与技术脱钩限度。

 

长期影响:从“半球化”到新全球化规则重构​​

​​供应链区域化不可逆​​

墨西哥、东南亚成中美产能转移枢纽;中国中高端制造业(船舶、新能源设备出口增长10.8%-43.2%)地位难以替代。

​​规则竞争白热化​​

美国推动“友岸外包”与技术标准联盟,中国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跨境结算占比升至6.8%)与金砖扩容。

​​全球经济代价​​

IMF预测2025年全球GDP增速或降0.5%,欧盟对美中各加5%关税,多边贸易体系面临重构。

​​结语:博弈理性与历史逻辑​​

此次谈判窗口本质是双方对“七伤拳”式对抗的修正。对中国而言,时间仍是关键筹码——内需市场与科技突破正重塑竞争优势;对美国而言,如何在“制造业回流”承诺与全球化现实间平衡,考验政治智慧。正如《金融时报》所言:“贸易战无赢家,但中国在长期博弈中更具战略韧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