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亚太股市迎来“黑色星期一”,日韩股市领跌全球。日经225指数盘中暴跌超8%,创下2023年10月以来新低,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一度重挫超5%,股市剧烈震荡后,韩国紧急暂停程序化交易卖单。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跌幅扩大至6.3%,MSCI亚太指数跌幅超4%,全球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一、暴跌导火索: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连锁反应
1. 政策核心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自4月9日起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更高关税。这一政策被市场解读为“全面贸易战宣言”,直接冲击全球供应链。
2. 市场恐慌
美国商务部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明确表示,关税不会推迟,将于4月9日生效。这一表态打破了市场对政策暂缓的预期,导致资金疯狂抛售风险资产。
3. 日韩重灾区
日韩作为全球半导体和汽车制造中心,高度依赖国际贸易。日本车企13%的全球销量依赖美国市场,韩国每出口7辆汽车就有1辆销往美国。关税政策直接威胁其出口竞争力,丰田、本田等巨头股价单日暴跌超7%。
二、市场连锁反应:从股市崩盘到汇率动荡
1. 股市崩盘
日本:日经225指数盘中触发熔断机制,东证指数同步暴跌,金融股和电子电器板块领跌,瑞萨电子、迪斯科等半导体企业股价重挫超7%。
韩国:KOSPI指数暴跌后,韩国暂停程序化交易以稳定市场,电动汽车产业链股票因卖空禁令解除遭遇集中抛售。
2. 汇率动荡
日元因避险需求飙升至七个月新高,日元升值进一步挤压出口企业利润,形成“双重打击”。
3. 全球共振
美股期指暴跌4%-5%,标普500期货跌2.6%,纳指期货断崖式下跌5.1%。恐慌指数VIX期货飙升,市场担忧重现1987年“黑色星期一”式崩盘。
三、官方回应与市场博弈
1. 特朗普政府态度
特朗普称“并非故意操纵市场”,但强调关税政策“必须执行”。贸易顾问纳瓦罗直言越南取消进口关税的妥协“不够”,暗示贸易战可能进一步升级。
2. 机构预警
高盛下调日经指数评级,警告日本GDP增速或因关税损失0.5%。技术面看,日经指数连续跌破关键支撑位,韩国股市失守2500点大关,机构预测调整或持续数月。
四、投资者启示:风暴中的避险策略
1. 短期操作
关注本周四美联储议息会议和周五非农数据,若衰退信号加强,黄金、美债等避险资产或继续走高。
谨慎对待高估值科技股,警惕“通胀-加息”死亡螺旋。
2. 中长期布局
新兴市场或成资金避风港,印尼股市现外资抄底迹象,新加坡海峡指数创历史新高。
分散投资,避免过度集中于出口依赖型经济体。
五、历史对比:1987年“黑色星期一”教训
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22.6%,直接诱因是程序化交易和保证金追加机制。当前市场与之相似之处包括:
杠杆风险:韩国暂停程序化交易,反映算法交易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政策不确定性: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与1987年财政政策争议有相似性。
此次“黑色星期一”再次证明,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将损害所有参与者利益。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平衡风险与收益,避免盲目跟风。正如华尔街格言所言:“市场会奖励冷静者,惩罚恐慌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