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证A500指数在2024年风头无两,但沪深300指数仍然傲视群雄,跟踪基金规模超过万亿,仍然是A股当仁不让的核心宽基指数。
在跟踪沪深300指数253只公募基金中,其中有142只是指数增强基金,超过半数;指数增强基金的“本意”是为了在跟踪基准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策略“增强”收益,跑赢指数,获得α,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回报。
但是从各个增强基金的实际表现看,相当一部分指数增强基金不能带来收益的增强,反而使得收益减弱、跑输指数。
笔者通过Wind统计了最近一个牛市周期(2019-2024)中,所有跟踪沪深300指数的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的业绩回报情况,如下表。
按年度平均计算,300指数基金跑赢指数的基金占比高达91.28%,而300指数增强基金跑赢指数的基金占比只有75.29%。
在2019-2024年的6个完整年度中,指数基金2020-2024连续5个年度跑赢指数的基金占比都在90%以上,2023年度全部跑赢沪深300指数;而指数增强基金只有2020年跑赢指数的基金占比超过90%;2023和2024两个年度,跑赢指数的300指数增强基金占比只有六成;
从牛市和熊市角度看,指数增强基金在牛市期间表现更好,2019和2020两个牛市年度均跑赢指数基金;而在2022、2023年的熊市,以及2021、2024年的牛熊转换期,指数增强基金的表现都远远逊色于指数基金。
无论熊市或者牛市,指数增强基金的最高收益均大于指数基金的最高收益,说明表现出色的指数增强基金确实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的超额收益。

本文将跟大家分享少数能够持续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的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如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
一、穿越牛熊、连续6年跑赢指数的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仅有7只
前面谈到,指数增强基金整体上在牛市表现更好、在熊市表现较差,有点“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的感觉。
从投资者角度看,购买指数增强基金的唯一理由就是希望无论牛市、熊市都能够跑赢指数、获得收益“增强”。
因此,笔者在前述统计的基础上,继续筛选,找出在本轮牛熊周期(2019-2024)中,年年跑赢沪深300指数的7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如下表:
(只包含A份额,未含其它份额)

在2019-2024的6个完整年度,累计收益率30.70%,沪深300指数正收益和负收益的年度各3个,年度胜率50%。
7只基金由于连续6个年度均跑赢沪深300指数,获得收益增强,因此累计收益率均市沪深300指数的2倍(61.70%)以上,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
1、安信沪深300指数增强A、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A、浙商沪深300指数增强A的累计收益率均超过80%,分别达到87.25%、84.05%和81.32%。
2、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A是唯一获得4个年度正收益,胜率为66.67%,年度胜率超过沪深300指数的基金。其它6只基金的收益正、负年度和胜率均与沪深300指数相同
3、年度最大回撤: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A表现最好
7只指数增强基金在回撤控制方面均较为出色,在各个年度的最大回撤均小于沪深300指数。较好的回撤控制,是这7只基金能够年年战胜指数、获得“增强收益”的关键手段之一。
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A和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A的回撤控制在7只基金中的表现更为出色,在6个年度中均有5个年度的最大回撤(表现)进入前三名;年度最大回撤均值,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为-15.50%最小,表现最好;其次为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A,-15.79%。

4、阶段性收益: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A近5年累计收益(39.34%)最高
7只指数增强基金的各阶段性收益均跑赢沪深300指数。
近一年、近两年,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A的累计回报分别为30.01%、1.08%,排在第一位;近一年收益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为浙商沪深300指数增强和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近两年收益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为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和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
近三年累计收益,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为-5.46%,排在第一位;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和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近五年累计收益,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为39.34%,排在第一位;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和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和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的各个阶段性收益均排在前三位,是7只基金中的佼佼者。

二、7只优秀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简介
1、基本资料
7只基金成立的时间都在6年以上,所以才能“穿越牛熊”;宏利沪深300指增和诺安沪深300指增的成立时间都已经超过10年。
7只基金的规模都不算大,有点“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规模最大的诺安沪深300指增刚过20亿元;规模较小的浙商沪深300指增和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增的规模分别只有2亿和1亿。
从基金评级来看,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和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的Wind三年和五年评级均为五星;浙商沪深300指数增强的Wind三年评级为四星、五年评级为五星;创金合信沪深300指数增强和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的Wind三年和五年评级均为四星。

2、行业配置(申万一级)
如下表。
沪深300指数前3大行业配置为银行13.50%、非银10.90%、电子10.40%;第4-10行业配置分别为食品饮料8.90%、电力设备7.80%、医药生物5.70%、汽车4.30%、有色金属3.90%、计算机3.90%和家用电器3.80%。
7只指数增强基金的行业配置与沪深300指数相比,均根据自己的投资策略和对市场的判断进行了适度的“行业偏离”。
从前3大行业配置看,与指数一致的只有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有5只基金没有将“电子”列入前3大行业配置,2只基金没有将非银金融列入前3大行业;反而有6只基金将“食品饮料”列入了前3大之一。
从前10大行业配置看,红利沪深300指数增强和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分别有9个行业与指数一致;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和浙商沪深300指数增强分别有8个行业与指数一致;而创金合信沪深300指数增强、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和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分别只有7个行业与指数一致;
从具体行业看,沪深300指数的前5大配置行业:银行、非银、电子、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均出现在7只基金的前10大行业中;指数第6大配置行业“医药生物”,有6只基金配置在前10大行业中;而指数第9大配置行业“计算机”,则只出现在1只基金的前10大行业配置中;
并不在沪深300指数前10大配置行业中的“公用事业”,反而出现在6只基金的前10大行业配置之中。
从行业配置集中度看,7只基金的行业配置均较为分散,前三大、前五大、前十大行业配置占比均小于沪深300指数。

3、前10大重仓股
7只基金得前十大重仓股配置差异较大,与沪深300指数得一致性也比较低。前十大重仓股中,只有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被7只基金一致配置在前十大中;中国平安和美的集团有6只基金配置在前十大重仓中。
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中规中矩”,前十大有9只与沪深300指数相同,且前6只顺序也相同;创金合信沪深300指数增强和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则分别只有4只重仓股与沪深300指数相同。
从权重股集中度看,沪深300指数前十大重仓股配置权重22.32%;有5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权重高于指数,只有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权重股集中度季度沪深300指数。

4、持有人结构
浙商沪深300指数增强和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以机构投资者持仓为主,机构投资者分别占比69.35%和54.83%;
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和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的机构持仓和个人持仓相近,个人投资者略占优势,个人投资者占比分别为55.24%和52.12%;
其余3只基金以个人投资者持仓为主,尤其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个人占比99.99%,全部为个人持仓;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和创金合信沪深300指数增强的个人持仓分别占比77.08%和80.57%。

三、7只优秀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的投资策略对比
以下投资策略,未作标注的均摘录于各基金2024年4季报。
1、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
基于基金合同与投资观点,本基金严格控制对行业、市值等风险的暴露,有选择的配置有长期稳定收益的风格。在选股策略上倾向于选择盈利质量高、盈利能力长期稳定、公司治理规范、估值合理的蓝筹股。在持仓上选择不过分暴露个股相对权重,分散投资以期平衡组合风险。
2、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
本基金坚持在成份内选股,风格上不做漂移。力求降低跟踪误差,提升信息比率,给投资者创造稳健超额收益。
3、创金合信沪深300指数增强
严格遵守指数增强的限制,坚持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进行量化投资。采用经典的多因子模型对个股进行收益预测,采用风险模型严格约束各个维度上的风险暴露,在有限范围内进行超配或低配,以控制投资组合相对基准指数的跟踪误差,在此基础上追求高胜率、可持续的超额收益。在投资过程中,持续对多因子模型进行改进,加入新因子、采用新算法、不断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同时叠加行业轮动策略、短周期交易策略,增厚投资组合收益。
4、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
严格遵守基金合同的约定,基于深入的研究和完备的风控流程进行组合管理,在严格控制组合偏离度的基础上,利用量化选股策略精选个股,在控制组合跟踪误差的同时增强基金阿尔法收益。
5、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
产品在紧跟沪深 300 指数的背景下选择稳健均衡的风格搭配,主要以平衡风格为主,不进行风格暴露以期为产品争取更优的超额收益。细节上会择机通过在现金流和估值水平合适的投资标的方向增加关注争取达成更优的投资目标。(摘自2024年中期报告)
6、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
坚持宽基选股,淡化择时,以数量化分析为基础,多维度选股,行业分散,覆盖A股多板块优质股票。本基金主要采用以“大数据+AI算法”为基础的量化投资方法,基于对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决策树、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预测个股收益率,再采用组合优化和风险管理模型控制本基金和基准的跟踪误差和最大回撤。力争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基础上,获取超越基准持续和稳定的超额收益。
7、浙商沪深300指数增强
通过投资约束和数量化控制,按照基金合同的要求,使用定量分析等技术,分析和应对导致基金跟踪误差的因素,积极应对市场的剧烈变化,努力将基金的跟踪误差控制在较低水平下,实现增强策略,达到产生相对基准超额收益的投资目的。除日常因子迭代以外,继续强化机器学习的研究应用,寻求具有特异性的超额来源。
四、本文总结
1、指数增强基金普遍在牛市中表现更好,而在熊市中却大比例跑输指数;优秀的指数增强基金,应该能够穿越牛熊、连续跑赢指数。
2、沪深300指数是A股核心宽基指数,在跟踪沪深300指数253只公募基金中,其中有142只是指数增强基金,超过半数。
在本轮牛市周期,穿越牛熊、连续6年跑赢跟踪指数的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只有7只。

3、在7只优秀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中,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的综合表现最为突出:
(1)7只基金中唯一获得4个年度正收益,胜率为66.67%,年度胜率超过沪深300指数的基金。
(2)2019-2024年,6年累计回报84.05%,排在7只基金中的第二位;
(3)近五年累计回报率39.34%,在7只基金中排在第一位;
(4)7只基金中,回撤风险控制最好;无论是6个年度最大回撤均值(如前述),还是近5年动态回撤表现(如下图),均为最优。

(5)该基金的Wnid3年、Wind5年评级均为5星级;7只基金中只有2只基金获得两个5星。
4、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是较早采用“大数据+AI算法”进行机器量化的基金之一,从实际效果看,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2019-2024年6个年度累计收益高达87.25%,在7只基金中排在第一位;值得投资者给予更多关注。
5、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的基金经理王平,是业内知名量化基金经理,管理该基金将近8年(2017年2月10日);投资者亦可多加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