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投资者是不是都存在一个误区,觉得在众多投资领域里,股票市场赚钱最快,债券最慢?
股票赚一手热钱、快钱,既能填满荷包,也可满足内心的自我认同感。债基来钱慢,完全是浪费时间!真的是这样的吗?

假如给你两个选择:
股票A,预期年收益率为30%,但同时有可能亏损30%,甚至更多,风险自担;
债券B,每年预期收益率是7%,且保底收益4%,亏损风险几乎为0;
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是搏一把,还是稳抓稳打?

我个人喜好用支付宝投资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根据个人风险偏好自行搭配比例,下面几张图可以直观反映出基金的宏观走势,第一张自己10月9日买的一支纯债长期型国债基金,持有96天,收益率5.03%;

国债基金近一年涨势喜人,如果说是运气成分,或者行情驱动,那么拉开视角看,近5年的大多数国债中长基金年均涨幅都在4%-15%,我们取一个中下值7%收益率,是否可以打败90%的投资者呢?


国债基金是否在感观上都是整体向上的?国债其实也随市场波动,但相对回撤很小,少则7天多则30天即可修复,国家队为你托底,还有啥好担心的呢?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推荐使用支付宝、微信、或者银行app,操作简单,无需过多的技术功底和操作经验。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下面对债券型基金进行简单分类:
按照投资标地可划分为:国债、信用债、可转债;
按照投资对象可划分为:国债、金融债、企业债;
按照投资比例可划分为:纯债、普通债、偏债。
纯债、普通债、偏债可以自由搭配国债,信用债,可转债、金融债,企业债;

前面两种分类很好理解,顾名思义。对于纯债、普通债、偏债比例有所不同:
纯债比例:债券0-95%,现金5%以上;(部分基金经理为了提高收益使用杠杆,比例通常会大于100%,一般119%以内)
普通债比例:债券80-95%,股票0-20%,现金大于5%;
偏债比例:股票0-35%,债券60%-95%,现金大于5%;(当股票比例大于20%时,就超出债券型基金的属性,划入混合型基金范畴,部分基金经理喜于卡这个值)
债券型基金的自由搭配组成种类繁多,比如还可以通过运作周期分为开放型基金和封闭型基金,按照投资群体又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等等。

投资理财,主打一个稳重求胜,欲速则不达,在短期投资中赚到丰厚的收益不太现实。上证指数自2024年的250个交易日里,从2962.28到3351.76,涨幅13.83%,但大多数股票投资者的账户却是负数。
要么好票拿不住,要么耐不住等待的煎熬割肉离场,惯性思维的追涨杀跌,即使偶然一次投资成功,也会在后来漫漫投资道路上稀释殆尽。
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你想赚的是收益,市场、机构、主力盯着的是你手中的本金。
股市就好似赌场,不怕你赢钱,只要你不离开这个市场,你的钢镚就会不自主落入别人的口袋。这是贪婪的人性决定的,也是股票市场对经济重新分配的机制决定的。
不要想着一耙子挖口井,首先该想怎么跑赢近10年2.229%的年通货膨胀率,各大银行最新公布的2025年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10%-1.45%,所以呢,我们投资理财该何去何从?债券型基金是否是你心中所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