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买基金收益怎么算的(基金收益到底被谁吃了)

这两天科技股概念持续发酵,红得发紫。

本该是民族自信+账户狂飙的戴维斯双击,但部分基民却发现,自己手里基金的净值,并没有展现出该有的水平。

其中,重灾区就是ETF联接基金。

ETF联接基金因为和ETF产品深度绑定,所以相比于普通的场外基金,投资者往往会对产品当天的表现,有一个更充分的预期。

比如场内的ETF涨了5%,那么投场外联接基金的投资者,对于基金当天净值的表现,也会默认上涨5%左右。

但等到晚上公布净值后,发现只有3%,说实话,这种落差确实有点难接受。

 

实际上,我统计了年初至今,ETF联接基金的净值表现,发现确实有不少产品,出现了“联接基金净值跑输对应ETF净值”的情况。

甚至部分产品的差异,超过5%。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原因,以及作为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01

原因

先说ETF联接这类基金的产品结构。

ETF联接,顾名思义,主要投资标的就是它对应的ETF产品,占联接基金的仓位比重,一般是90%左右。

另外,联接基金还会再搭配10%左右的现金或者短债,以便应对投资者的赎回,

所以,理论上说,联接基金和ETF本身出现细微的收益差,都算正常现象。

比如换算成净值表现,ETF涨5%,那么场外联接4.5%左右的涨幅,是相对合理的水平。

讲道理,这个差异,我觉得大部分投资者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除此之外,场外联接基金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不确定因素,那就是短时间大额申购,这也是导致“预期差”的最大原因。

其实所有场外基金都会面临这个情况,只不过,因为ETF联接基金和ETF之间的“对标属性”,导致这个不确定因素被放大了。

举个例子。

比如,今天盘前,某ETF联接基金的规模是100万,咱们暂且不考虑仓位的问题,就假设这100万投的都是ETF产品,而ETF当天的净值涨幅是5%,规模涨到105万。

同时,在临近收盘时,突然出现了一笔100万的申购。

所以,在第二天开盘前,基金的规模就来到了100万初始规模+5万净值涨幅+100万新申购=205万规模。

这205万,又能拆分成105万的ETF,和100万的现金,相当于联接基金的仓位占比,从前一天的100%,直接降到了50%左右。

说到这,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如果联接基金的规模小,同时又碰上了大幅申购,就会导致仓位迅速降低,和ETF之间的收益差,就会因此拉大。

在上涨阶段,ETF联接的涨幅更少,但反之在下跌阶段,ETF联接也会更加抗跌。

 

如果大家仔细看这张表,也能发现这里面的产品,都是最近爆火的科技概念叠加较小的基金规模。

当短期申购的资金量大幅超过基金自身规模的时候,权益资产的占比就会被稀释,导致联接基金净值跑输ETF净值。

普通的场外基金其实也是一个道理,遇到大额申购也会出现权益资产被稀释的问题,只不过因为没有“硬对标”,所以不显著。

02

怎么做

了解原因之后,咱们就可以想办法尽量规避这种情况。

第一,转战场内,直接买ETF。

场内ETF因为有一二级市场联动机制,所以无论是二级市场的买盘,还是一级市场的申购盘,都能顺利地以较为公允的价格转化为ETF份额。

优点是能紧跟指数,但缺点是可能出现溢价,或者交易摩擦。

第二,买规模大的场外产品。

如果你不投场内,还是想通过场外基金投资的话,那么退而求其次,最好选择规模大一些的产品。

不仅限于ETF联接基金,像普通的场外指数基金都可以选择。

这里可能又会涉及到几个问题。

像云计算这类基金产品,截至2024年年末场外规模最大的,是东财云计算指数增强,但规模也只有2亿。

说白了,如果你想投云计算这个细分赛道,其实就不该通过场外基金的方式参与,因为行情火爆的时候,场外申购的资金量瞬间增加,无论是联接,还是普通场外,都会面临收益打折的问题。

要么你就做好“收益落差”的心理准备,要么就去买一些概念差不多,但是规模较大的产品。

个人而言,我更推荐第一种方法。

不用担心“收益稀释”,日内交易,价格透明,能实时观测溢价率和对手盘。

更重要的是,科技赛道的日内波动比较大,也适合场内ETF这种更灵活的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