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债券基金(简称“债基”)虽然风险相对较低,但并不意味着“不会赔钱”。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债基的收益和本金安全性取决于多种因素,以下是可能亏损的主要原因及注意事项:
一、债基亏损的常见原因
利率风险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关系。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已持有的债券(尤其是长期债券)价格会下跌,导致债基净值下降。例如,若央行加息,债基短期内可能出现亏损。
信用风险(违约风险)
如果债基投资的债券发行人(如企业、地方政府等)出现信用恶化甚至违约,债券价格会大幅下跌,直接影响基金净值。例如,2020年部分房地产企业债券暴雷,相关债基亏损严重。
流动性风险
在市场恐慌或债券流动性不足时,基金可能被迫以低价抛售债券,导致净值下跌。例如,2022年底债市调整中,部分债基因赎回压力出现流动性危机。
汇率风险(境外债基)
若投资海外债券,汇率波动可能导致收益缩水或亏损。
费用成本侵蚀收益
管理费、托管费、申赎费用等会摊薄收益。若基金收益较低,扣除费用后可能出现实际亏损。
二、实际案例:债基亏损的情景
- 2022年债市调整:受经济复苏预期和货币政策变化影响,中国债市大幅波动,部分债基单月跌幅超过3%,银行理财“破净”潮中债基也未能幸免。
- 企业债暴雷:如某地产公司债券违约,重仓该债券的债基净值单日暴跌超5%。
- 短期波动:债基持有时间过短(如1个月内),可能因净值波动导致亏损,尤其是遇到市场利率快速上行时。
历史上出现过净值大幅下跌甚至“崩过”的债基有以下这些:
- 鹏华全球高收益债:2021年受中资美元地产债市场暴跌影响,该基金一年内下跌超过60%,2021年9月单月下跌11%。
- 金鹰添盈纯债:2020年4月22日至2021年12月10日下跌15%。暴跌前机构大量赎回,基金规模从20亿减到几百万,随后基金经理离职。
- 宝盈盈泰: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11月8日下跌13.34%。该基金2022年二季度持仓中有较多地产债,二季度后业绩下跌,规模暴跌。

- 先锋博盈纯债:先锋博盈纯债型基金C从2021年至2023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5.13%、-15.15%、-6.02%,2024年以来业绩继续为负,博盈纯债C近五年亏损33.02%。
- 先锋汇盈纯债:先锋汇盈C从2021年至2023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0.91%、-13.72%、-4.38%,汇盈纯债C近五年亏损29.73%。


- 民生加银鑫享债券D:成立于2019年10月30日,成立以来亏损-29.96%,自2021年至今,净资产规模长期不足100万元,长期在同类基金中“垫底”。
- 富荣中短债债券C:曾出现单日亏损12%,一周之内跌幅超过15%的情况,该基金规模曾短时间从2亿到将近50亿,个人投资者占比86%,因重仓资质信用较差的债券,在债市波动时引发挤兑踩踏。
三、如何降低债基投资风险?
合理配置,分散投资
不要将所有资金投入债基,可搭配货币基金、股票基金等分散风险。债基内部也需关注持仓债券的品种(利率债、信用债等)和发行主体分散度。
长期持有,避免频繁交易
债基的收益主要来自票息,长期持有(1年以上)能平滑短期波动,降低利率风险的影响。
选择优质债基
- 优先选择利率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占比高的基金,信用风险较低。
- 关注基金历史最大回撤、基金经理风控能力、债券信用评级(AA+以上更安全)。
关注市场环境
- 利率上行周期中,缩短债基久期(选择中短债基金);
- 经济下行时,警惕低评级信用债的违约风险。
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
- 保守型投资者:选择纯债基金(不投可转债、股票);
- 能接受小幅波动:二级债基(含少量股票)或可转债基金,但风险更高。
四、总结
债券基金≠保本,其风险低于股票基金,但依然存在亏损可能,尤其是短期投资或遇到极端市场情况时。投资者需做到:
- 了解产品风险特征,不盲目追求“稳健”标签;
- 做好资产配置,避免单一投资;
- 长期持有,理性看待短期波动。
投资前务必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历史业绩和风险提示,根据自身目标选择合适的债基类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