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创业者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让自己的公司上市。而在公司由小做大,直至上市的过程中,也少不了风险投资基金(VC)通过入股来提供的资金支持。
那么在一级上市上,风投到底喜欢哪些项目呢?界面记者此前参加了和玉投资举办的媒体交流会,该机构合伙人对记者描绘了风投在一级市场选择投资项目的一些侧影。
和玉投资合伙人梁杰对记者表示,投资项目的逻辑大同小异,该机构在挑选项目时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投资项目引发的事件得足够大,足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作为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和玉投资不会去考虑很小的事件,因为那样的话只是一个生意而已。
其次,风投基金要考虑投资项目的商业模式是不是有扩展性,是不是能够短时间达到很大的量。梁杰说,这是风险投资的一个核心点。
第三,风投基金会去考虑,在投资项目通过一个商业模式运作时,会不会有可持续性,或者说防御性。一家公司可能很快就做到一个规模,但未来是不是很快就能被竞争对手超越。
梁杰还补充说,项目够不够大,从和玉投资的标准来看,至少要有成为“独角兽”的可能性,比如说有一个生意能赚1亿收入,3000万、5000万人民币的净利润,但最后天花板就是这些,他们可能就不会去投资了。
和玉投资管理合伙人曾玉对记者表示,公司内部有一个投资流程,比如说有感兴趣的四、五个比较细分的市场,通常公司会做自上而下的研究,把名列前茅的公司标注出来,保持跟他们的通话,甚至头脑碰撞,最后使自己有机会能够选一家去投资,这相当于每天的工作。
“具体表现在我们每周的例会是把全公司投资部门的人一天关在一块儿来聊自己这一周,在自己研究领域里面发现的公司,以及我们是不是发现了硅谷和美国有同样的商业模式在发生,或者是美国比我们更早,几个月、半年已经有了这样的商业模式,是中国做得更好还是美国做得更好,我们怎么借鉴硅谷那边的市场。”
和玉投资在会上也与记者谈到了中美一级市场的投资差异,以及中美创业公司风格差别的问题。曾玉说,美国的创业公司更多的是要做好产品,中国的创业公司则把重心更多的放在了消费者上。
“在美国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在产品研发、测试,到最后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产品才推出到市场,但是在中国这个过程是相反的,会先出一个东西,迅速占领市场,迅速的在成长中去不断地完善。”
曾玉表示,这几年也表现出来,中国创业者在借鉴西方模式的情况下,在本土发展并很快地占领市场,很快地获取更多的用户,取得不断地发展。她说,中国创业者其实比硅谷创业者表现的更加勇猛和向前,中国速度表现得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