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场波动起伏,结构化行情明显,令不少投资者迷茫,如何从快速轮动的市场行情中抓住主线?9月16日,2023“雪球指数基金领袖峰会”在深圳召开。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的指数投资领域负责人、基金经理及投资领域专业人士出席了会议,围绕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投资的发展趋势、配置价值、投资机遇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雪球指数基金领袖峰会”现场
ETF迎来长期配置机遇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基金经理徐猛表示,在目前时点还是要乐观,虽然市场波动比较大,但站在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对于市场依旧有信心,ETF也迎来了长期配置的机遇。一方面,持续的稳增长政策有望带动经济复苏,另一方面,A股、港股市场目前估值水平都较低。同时,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在持续,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可能迎来拐点,全球的资金面得到缓解。虽然目前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还没有起来,但是通过持续的市场政策推进,从量变到质变,市场信心会逐步恢复。
值得关注的是,徐猛也强调了风险的存在,一是房地产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二是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高级基金经理成曦也表示,要从长期角度来看待科技创新产业,以目前最火热的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可以更长时间把注意力放在GPU、算力、芯片这些硬件上,因为从硬件到应用的转移,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此外,成曦还指出科技有一定的突变性。在当下的信息、互联网社会,当原理清楚以后,剩下的是试错、工艺的过程,同时也需要科技理论的突破和科技工艺的突破,这需要时间和精力。但突破以后,还需要巨大的市场使它形成完整的循环,而中国就有这样的环境。
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董事基金经理龚涛则针对今年的“中特估”热点,全面分析了国央企的估值重塑。他指出,在国企投资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从体量、营收的结构来看都是不可忽视的构成,所以在经济结构调整大的趋势下,国央企经营质量进一步的改造能给整个经济发展新动能带来大的空间。同时,股权驱动的国有企业,无论从税收还是在盈利上涨的层面来看,都为财政带来更大贡献,成为未来重要的驱动力。
科创板块迎来投资机遇
在此次峰会大咖云集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新生态下ETF投资的内卷与共生”主题,雪球副总裁刘江涛与多位基金经理就科创板投资背后的投资逻辑和机遇进行了对话。
工银瑞信基金指数及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赵栩指出,从投资本身的价值来看,很多投资者依旧认可中国的科技能够走出自己的路,这是核心逻辑。站在现在的时点,对于科创50指数的投资,可以从“双核心”去理解,一是科技和成长等大家关注的逻辑,二是大板块里的核心资产。
国泰基金量化部基金经理王玉表示,目前来讲,资本市场还处于内部博弈的状态,更多的增量资金很难拉动高权重的板块,可能会把更多的收益转向一些偏中小盘的企业,尤其是科创板100中具有很强的成长属性,且平均市值在150亿元左右的企业。长期看好科创板与科创板100指数未来的发展。
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也认为,科创板里科创100符合市值下行的趋势,属于成长股里的弹性品种,而科创50是核心资产。整个科创板是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抓手,所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在另一场圆桌中,基金经理与投资领域专业人士则就如何长期科学持有ETF这一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针对“如果只持有一只ETF十年,你买什么?”的问题,银华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王帅给出的答案是科创100。他表示,从未来十年的角度来看,科技可能是持之以恒的投资主线之一。近年来中国一直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中,科技创新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科创100具有鲜明特色,用三个标签来总结,就是“科创、小盘、成长”,是科创属性非常强的指数产品。
同时他也建议,在配置方法上可以采用“核心+卫星”策略,把两个极端风格的产品搭配起来,例如将低估值、高分红的基金产品做底仓,科创100ETF这类科技成长类基金做“卫星”的构成标的,以达到分散风险,同时又有机会捕捉超额收益的目的。
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量化投资副总监张圣贤认为,汽车相关方向值得关注:第一,从产业空间来说,汽车产业链是制造业最大的板块之一。第二,技术发展的方向,过去两年电动化的趋势明显,但是真正产生比较蓝海的市场还是在AI+汽车自动驾驶领域,这块未来会诞生出巨大的蛋糕。第三,国内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汽车产业链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