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如何稳健投资理财(200万是如何做到的)

投资理财有风险,在投资前要做好风险评估,先考虑风险和承受能力,再考虑投资回报。

一个老太太,2019年在银行业务员的推荐下投资500万买了某信托投资基金,2024年到期后不但没有收益,连本金还差200万没有拿回来。

通过了解才知道,这位老太太本身对投资理财的产品就了解不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基本‬就是‬A3型‬、A4型‬。因为‬对‬银行‬客户‬经理‬的‬信任‬,在‬该‬工作‬人员‬极力‬推荐‬和‬建议‬下‬购买了‬风险‬等级‬为‬R5的高风险‬信托‬投资‬基金‬,最终‬导致‬亏损‬200万‬无法‬收回‬。

大家在投资时,总是被高额的投资回报所诱惑,往往忽略了高回报后边的高风险。有时候即使自己有风险意识,由于过于相信某些身份的工作人员,也会导致投资的损失。

那么‬大家‬通过‬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让‬自己‬稳健‬投资‬,减少‬损失‬呢‬?

因为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很多,今天不讲产品,先讲讲银行如何营销管理。

银行理财产品经理通常会向有钱‬的‬你‬推荐‬理财‬产品‬,某些‬职员‬为了‬业绩‬和‬利益‬,可能‬并‬不会‬按照‬规范‬‬来‬操作‬,这也是‬造成‬客户‬损失‬重大‬的根本‬原因‬所在‬。

按照法律规定:

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当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风险‬,并‬且‬不能‬宣传‬或‬承诺‬保本‬保‬收益‬,不得‬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财‬产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职员‬为了‬业绩‬目标‬,往往‬会‬避开‬风险‬不讲‬,夸大‬其‬推荐‬产品‬的‬优势‬。客户‬往往‬基于‬对‬产品‬经理‬的‬信任‬和选择‬了‬购买‬。其实‬在这里‬,产品‬经理‬是的‬操作‬是‬违规违法‬的‬。

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也‬不得宣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以此‬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选择‬。

商业银行应该对投资者进行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确定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并根据等级确定投资的可行性。一般都会做,但是为了符合更高风险的投资能通过,会存在一些违规操作,因此投资者应该理性评估,不要弄虚作假,给自己埋下苦果。

商业银行还需要对产品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这些是对银行营销管理的最基本规范,作为投资者,如果银行产品经理不能按照规范操作,那就应该警惕产品的可靠性。

祝广大投资者2025年都能发大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