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基本面分析案例(国内外调味品股票基本面对比)

在厨房的角落里,那些不起眼的瓶瓶罐罐,或许才是投资上的隐形冠军。从酱油到番茄酱,从香料到酱料,这些日常餐桌上的配角,正悄然成为投资市场的主角。

由于近几年的熊市关系,此类股票的估值纷纷回落,投资的安全边际明显提高,如何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和行业趋势?

下面让我们用全球视角,通过对比美日韩等国30多家调味品上市公司,分析行业发展规律,继而找出A股有哪些股票值得关注!

 

第一章:国外调味品公司基本面特点

(1)美国的上市公司

美国最负盛名的调味品上市公司是卡夫亨氏、味好美。他们的市值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卡夫亨氏的体量要大不少。虽然两者的估值较为相似,都是20多倍市盈率;但是基本面差距甚远,味好美的盈利能力要好不少!

1、卡夫亨氏

卡夫亨氏由亨氏公司和卡夫集团在2015年合并而成,巴菲特与3G资本合作参与了此次并购。目前卡夫亨氏市值破3000亿人民币,全球独一档存在。但这样对比不太公平,因为它更像是一家综合食品公司,而不仅仅是调味品

卡夫亨氏产品涵盖食品、营养品、调味品、饮料等等,连国内知名老品牌味事达、广合腐乳,也被卡夫亨氏收归旗下。其中调味品的代表性产品有番茄酱、沙拉酱、烧烤酱、调味汁、芝士粉等等。

从下图可以看出。卡夫亨氏的营收有明显的增长瓶颈,增速在正负5%之间窄幅波动。但利润变化非常剧烈,2018年和2020年都出现了大亏和大跌。好在公司经营面问题不大,毛利率稳定在30-35%水平,利润巨震是由于商誉减值等原因所致。近几年业绩在快速修复,股价也稳住了(市盈率22倍左右),这几年呈横盘长周期震旦走势,不过比高峰期下降了近50%。

巴菲特在2019年的股东大会上承认,他们为卡夫支付了过高的价格。他还说“渠道零售商的定价权过去十年变得强大,而品牌食品商的定价权下来了!”这点尤其需要投资者留意!

 

2、味好美

味好美现在市值1500亿左右,市盈率27倍,比卡夫亨氏高一截。与卡夫亨氏不同的是,味好美更聚焦在调味品市场。味好美是香辛料的龙头企业,主要调味品品类都有涉略,代表性的有香精香料、香辛料、复合调味料等等。

味好美主要有2条业务线:一是面向广大家庭消费者的C端零售,提供多元化均衡的调味品产品组合。一是面向B端客户的定制化风味解决方案,客户覆盖快餐连锁、饮品连锁、肉制品加工企业、休闲食品企业、保健食品企业等等,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都是他的客户。

从基本面数据来看。味好美虽然也有增长瓶颈问题,但是业绩整体保持增长趋势。营收连续20年保持增长,可惜大部分年份增速低于5%。盈利能力还行,毛利率35-40%,净利率10-11%,净资产收益率14-15%,不过利润也有所波动,没有卡夫亨氏那么剧烈而已。

正因如此稳健的基本面,味好美是美股里有名的长牛股,股价连续上涨十多年,仅有2022年和2023年出现回调(刚好业绩出现回落)。不过2024年股价又开始上攻,收复失地了。

 

(2)日本的上市公司

日本的调味品文化跟我们很相似,都富有东方饮食特色。所以日本的调味品股票的基本面走势和市场估值,对我们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日本比较知名的调味品公司有2个:一个是味之素,一个是龟甲万。这两家公司的基本面都不错,两者的海外收入占比都比较高。其中味之素的市值、营收和估值要大不少,不过龟甲万的增长和盈利更好一些。

1、味之素

味之素是日本一家百年老企,名头非常响。它不仅是味精的开创者,还是世界最大的氨基酸供应商,产品涵盖了调味料、冷冻食品、动物饲料、功能性材料和生物制药服务等多个领域。

味之素和我国的上市公司梅花生物很像,都是靠味精起家的。味精其实来自于氨基酸,而氨基酸的用途非常多。所以味之素的产品线看似很广,其实背后同宗同源。梅花生物也是照着味之素的业务布局路子走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块市场非常的成熟了,味之素也面临着增长点缺乏的问题。营收长时间没啥突破,直至近几年增速才提到10%左右,利润波动就更大了(如下图),不过EBITDA增长率比较稳定。2023年毛利率35%,净利率6%,EBITDA利润率15%。

总的来说味之素基本面还是不错的,不过35倍的PE估值对于这样的业绩增速还是偏高了一点,公司胜在确定性高。因为日本宏观经济的关系,公司股价有近20年的横盘低迷期(1990-2009),直至近10多年才快速拉起,走势趋强。

 

2、龟甲万

龟甲万有300多年历史了,是全球知名的酱油制造商,尤其是在高端酱油领域,独树一帜。龟甲万的产品创新意识,和在美国市场的开拓历史,已成为商学界的经典案例。

现在龟甲万已是一家集酱油、饮料、医疗等产品于一身的多元化龙头,在调味品市场的代表性产品有龟甲万酱油、豆乳和发酵高汤等等。

龟甲万的基本面非常稳健扎实,业绩增长趋势非常漂亮(如下图),股价也一浪接一浪往上走。近三年营收增速超过10%,利润增速超过20%,这对于百年老企来说非常夸张了!毛利率34%左右,净利率8%左右,EBITDA利润率14%左右。

客观地说,龟甲万的财务数据要好过味之素不少,但他的市盈率只有25倍,远低于味之素的35倍。究其原因,应该是味之素的产品空间更加开阔所致,龟甲万的酱油在全球调味品市场的天花板还是矮了点。龟甲万和味之素的估值差异,给海天味业极大的警示。如果海天迟迟打不开多元化局面,估值也非常危险!

 

第二章: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发展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性孕育了一个庞大且品类繁多的调味品市场,涵盖了酱油、醋、味精、辣椒酱、蚝油、腌制品等多个细分领域。

(1)市场特点

1、富有中国口味特色的壁垒:我国调味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消费惯性,与白酒类似,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品。国外调味品巨头在国内的发展并不占优势,对中式调味品的国内厂商威胁有限!

2、分割的市场限制了规模化:我国各地饮食文化和口味偏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不同地区的饮食烹饪习惯各异,消费者对调味食品的偏好也存在差异。即使同一调味品,在不同地区的需求也存在区别;能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广泛需求的调味,品类较少。

3、行业呈现满天星竞争格局:因为调味品种类太丰富,所以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只专业从事某一类或几类调味品的生产,兼顾多类产品的难度较大。我国仍以地方性品牌和作坊制企业居多,市场集中度有提升趋势,但比较慢。

4、产品的生命周期非常长:调味品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只要不涉及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产品往往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和高用户粘性。同时,由于调味品的价格普遍不高,所以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即使是B端餐饮市场,厨师一般也有固定的佐料习惯。为了保证菜品质量,主厨通常选定调味品后,不会轻易更换,具有较高的品类和品牌忠诚度。

(2)产品格局

因为我国调味品种类太多了,所以只能看看几个大类的发展情况。整体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

1、油、醋、蚝油是调味品的传统大品类,消费场景非常丰富,得益于产品功能的细分和高端化趋势,市场仍有增长空间,但增速慢了许多。

2、味精、鸡精、食盐的市场渗透率高,已是成熟阶段,市场提升空间有限。同时因为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以及健康顾虑等原因,部分产品已进入衰退期,且有被酱油替代的可能。

3、复合调味品正成为调味品行业新趋势,除了代表性的火锅底料、川菜调料等等,还有像牛肉酱、香菇酱这些“菜调两用”的明星品类。复合调味品是典型的长尾赛道,因为创新性强,所以细分品类众多。目前正处于市场导入期或成长期,增速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相对家庭用户来说,餐饮企业更乐于使用复合调味品替代单一调味品。一是可以减少厨师数量,或替换成专业性较弱的服务人员。二是更为标准化的烹饪流程,减少厨房面积,节约租金成本。三是提升烹饪效率。

(3)未来趋势

1、产品功能细化。以酱油为例,市面上已经出现针对不同食材和烹饪方式的酱油品种,如寿司酱油、海鲜酱油、蒸鱼豉油、薄盐酱油、富铁酱油等等。这些细分产品体现了调味品市场的多样化和专业化趋势。

2、复合调味的兴起。复合调味料因其独特性、便捷性、标准化和规模化等优势,显著提高了烹饪效率。这不仅满足了家庭用户对“懒人经济”的需求,也得到了餐饮客户的广泛欢迎。

3、追求品质健康。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调味品的品质和健康标准有了更高的追求,这推动了调味品市场向高端化方向迈进。

第三章:国内调味品市场参与者

(1)酱油市场:

酱油不单是我国调味品的第一品类,在东亚和东南亚诸国也是。目前品类逐渐趋于成熟,处于成长期尾声,功能细化和高端化,是酱油发展趋势。

我国酱油格局是一超多强。第一梯队是全国化品牌:海天。第二梯队是泛全国化品牌:李锦记、厨邦。第三梯队是区域品牌:千禾、加加。第四梯队是当地品牌:山东巧媳妇,广东致美斋等等。

我国酱油市场集中度跟日本有大差距,日本龟甲万一家份额超过40%,我们海天才20%不到。集中度提升是头部企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2)食醋市场:

食醋是我国传统调味品第二大品类,市场成熟度高、产品同样呈现出功能细分的趋势,例如饺子醋、蟹醋、凉拌醋等各式各样用途的醋。

食醋市场的地域性特点显著,市场集中度较低。第一梯队是地方强势品牌:恒顺醋业、水塔醋业、四大名醋。第二梯队是酱油龙头公司向醋业延伸:海天、中炬高新。第三梯队的小规模作坊。

我国食醋市场还有个特点就是:地域出名,但品牌较弱。以传统四大名醋为例,分别指的是: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

(3)耗油市场:

蚝油主要是增加菜品的鲜味和口感,原先在广东区域使用较多,目前正从南方向全国范围渗透,市场成长速度很快

目前市场渗透率约20%左右,还在稳步提升过程中,颇具投资价值。这个市场集中度很高,呈现出双寡头竞争格局,其中海天占40%多,李锦记占30%多。

 

第四章:A股里值得关注的个股

国内调味品上市公司有10多家,体量不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头部以海天味业为代表,近2600亿的市值一骑绝尘。腰部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主要有梅花生物、涪陵榨菜、中炬高新等等,市值在100-300亿之间。尾部的企业市值低于100亿,要么是业绩不稳定估值不行,要么是所在赛道的市场空间有限。

(1)估值特点:

这些公司的估值差距甚远,不可简单地横向对比。例如营收规模相近的海天味业和梅花生物,海天味业享受40多倍估值,而梅花生物才9倍。一些小的公司更不用说了,五花八门,没什么代表性。

即便如此,我还是发现了其中一条估值规律:市场尤其关注企业的长期稳定的盈利记录。具有长期稳定盈利特点的股票,估值基本能给20-30倍市盈率。如果在此基础上,又是大品类的龙头企业,估值还可以更高一些。

像梅花生物估值这么低,就是它盈利的长期预期不够稳定所致。梅花生物2019-2020年盈利没啥增长,到了2021-2022年盈利接连翻番,2023年又开始暴跌28%,

(2)选股策略:

调味品行业的商业模式颇具优势。虽然市场门槛不高,但其独特的风味让对手难以复制,使得家庭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较高。同时,在餐饮渠道也拥有先发优势,使得市场领导者的地位难以撼动。

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调味品的选股有三个方向:

1、选龙头:调味品行业龙头的市场地位相当稳固,易守难攻。品类横向扩张机会大,规模效应明显。即使在经济低迷时期,也能保持较高的业绩确定性。市场集中度提升还进一步推高龙头的市场份额,强者恒强。

这类股票的佼佼者是海天味业603288。海天味业是酱油市场的王者,除此之外还有蚝油、酱类等产品。基本面扎实,负债率仅有18.9%,经营现金流非常优秀。盈利能力十分凸出,毛利率35%左右,净利率23%,远超行业水平。值得注意的风险是近几年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但估值依然高达40倍PE。

 

2、选品牌:调味品的品牌忠诚度很高,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往往意味着较高的市场竞争壁垒。此类的股票以涪陵榨菜002507为代表。

涪陵榨菜在榨菜这个细分赛道拥有很高的统治力,全国品牌知名度很高。其中榨菜收入占比高达86%,其次是泡菜、萝卜干等产品,都是腌制类的。涪陵榨菜的基本面也相当稳健,负债率低到6%的极致水平,资产中现金占比极高。毛利率51%、净利率34%,相当夸张的盈利能力了。业绩趋势曲折向上,估值适中,20倍市盈率左右。

 

3、选成长:如果你嫌上面这些传统龙头企业老气横秋、暮气沉沉,也可以选择一些成长性不错的新锐品牌或新兴品类。但投资前提是,你必须选择发展早期的股票、有成长空间的股票、符合调味品未来发展趋势的股票。否则,没几年业绩增长就到头了,没几年市场就变了。

此类股票的挑选眼光因人而异,我觉得仲景食品300908还不错。现在体量还比较小,营收10个亿左右,做的是调味食品和调味配料,主打产品是蘑菇酱等等。基本面还不错,负债率9.8%,毛利率44%,净利率18.6%。营收增长趋势不错,但利润增速波动较大,市场估值20倍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