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颖电子涨1.84%,成交额5211.67万元,换手率0.88%,总市值60.46亿元。
根据AI大模型测算中颖电子后市走势。短期趋势看,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主力没有控盘。中期趋势方面,上方有一定套牢筹码积压。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舆情分析来看,6家机构预测目标均价21.62,高于当前价22.08%。目前市场情绪中性。
异动分析
汽车芯片+集成电路概念+MCU芯片+智能穿戴+芯片概念
1、2024年4月2日互动易回复:公司已推出首颗车规级MCU,并实现了小量的销售。
2、公司是国产家电MCU主控芯片的领军企业,与国内家电一线品牌大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客户提供完备的软硬件一体化服务,包括整体方案开发、嵌入式固件开发及外围硬件电路的设计等,显著降低了客户成本及研发周期,强化了与客户取得双赢的伙伴关系。 2017年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发明专利授权9项。截止2017年底,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68项,已登记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146项,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13项。这些研发成果显示了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专注于技术创新,加强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实力,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会持续观注市场的新兴应用,积累相关技术,以求积极把握发展商机。
3、公司已有的MCU+蓝牙方案,已用于医疗领域,现在开发的WiFi技术主要以低工耗,高兼容,高可靠,传输距离长为主。公司现有的32位MCU主要用于变频空调领域及物联网应用。
4、公司募投项目:物联网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应用芯片产业化项目则在按进度实施中。
5、20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创出新高,达68,572万元,环比增长32.46%。相对销售增速较快的主要产品应用是电机主控芯片、锂电池管理芯片和家电主控芯片。 子公司芯颖科技,在2018年第一季顺利完成了一款FHD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内部验证,并已向客户送样验证;另有多款AMOLED显示驱动芯片正在开发中。芯颖科技在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技术实力,逐渐为国内面板厂所认可,也与国际一级芯片公司同步跨入了40纳米较高技术的区域,芯颖科技已打下坚实技术基础,有信心抓住中国AMOLED产业爆发的机会。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6.44万,占比0%,行业排名68/159,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5436.07万,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6.44万 | -529.72万 | -993.62万 | -1855.71万 | -5342.19万 |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598.24万,占总成交额的2.6%。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0.14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0.14元,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目前股价靠近支撑位17.58,注意支撑位处反弹,若跌破支撑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下跌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长宁区金钟路767弄3号,成立日期1994年7月13日,上市日期2012年6月13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IC产品的设计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及技术服务。最新年报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工业控制81.09%,消费电子18.91%。
中颖电子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电池管理、RISC概念、超高清、智能穿戴、智能手表等。
截至8月30日,中颖电子股东户数4.60万,较上期增加0.00%;人均流通股7375股,较上期增加0.00%。2024年1月-6月,中颖电子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3.93%;归母净利润7103.79万元,同比减少17.03%。
分红方面,中颖电子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53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4年6月30日,中颖电子十大流通股东中,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007300)位居第七大流动股东,持股416.89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0.28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八大流动股东,持股412.1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25.16万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