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很多投资者的不是如何判断行情,而是在判断好了行情和方向后不知在什么价位进场建仓。首先我们要阐明一个概念就是相对的高点和相对的低点,他们不是最高点和最低点。很多刚刚入到的投资者,他们往往致力于追求最好的交易时机,想找到最完美的进场点位。当你一旦抱着这样的思想进行交易时,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有能成交的机会,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一波行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那里,除非事后再看。这样我们在做交易时只需去找一个相对合适的点为进场,最终获得盈利出来就算是达到了交易的目的。其实确定进场点的方法更是因人而异,下面介绍以下几种进场方法:
方法一,寻找近期的重要阻力或支撑带
当我们判断好方向时,比如向上买进。这时我们就可以找寻相应的支撑位作为我们进场点的参考价位,若到达这个支撑汇价未能突破,则可在此买入,反之则可再看下一支撑位附近。
如何确定支撑位和阻力位
在K线图上,只要最高价位在同一微小区间出现多次,则连接两个相同最高价位并延长即形成一阻力线,它形象地描述了货币在某一价位区间供应大于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当交易价位上升至这一区间时,因卖气大增,而买方又不愿追高,故价位表现为遇阻回档向下。其内在实质是:
与支撑位产生于成交密集区一样,阻力位同样出现于成交密集区。因为在这一区间有较大的累积成交量,当交易价位已在该密集区间以下时,说明已有大量的浮动亏损面,即套牢者。因此当行情由下向上回升,迫近阻力位时,对前景看坏者急于解套平仓或获利回吐,故大量抛盘涌出,货币的供应量放大。对前景看好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短线看好,因顾忌价位已高,期望待价位回档再建仓,故跟进犹豫;另一类是中长线看好,逢低便吸。前者是不坚定的需求方,很容易会受空方打压而丧失信心,由多翻空加盟供应方;后者是坚定的需求方,虽有可能顶破阻力线,但若势单力薄,即无大成交量配合,交易价位将重回阻力线以下。故此时货币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反复多次阻力位便自然形成,并且延续时间越长,阻力越难以突破。当行情由下向上回升,迫近阻力位时,若能有利多消息助威,且交易价位破阻力后,有成交量放大配合,则阻力位被有效突破,交易价位上一台阶,该阻力位即成了后市的支撑位。
阻力位同样也并不仅仅产生于成交密集区。当行情上升至原下跌波的50%或0.618(可用黄金分割线分析)时会出现停滞现象,并作回档调整,该停留之处即为广大投资者的又一心理阻力位。此外,阶段性的最高价位也往往是投资者难以突破的心理阻力战。
因为支撑位与阻力位均形成于成交密集区,所以同一成交密集区既是行情由下向上攀升的阻力区,又是行情由上向下滑落的支撑区。当成交密集区被突破,在行情上升过程中,一般伴随有高换手率,阻力位变换为支撑位;若有特大利多消息刺激,成交密集区被轻易突破,即骤然跳空,那么获利回吐压力增大,继续上行将面临考验,多头态势往往前功尽弃。在行情下降过程中,换手率一般不明显增大,-旦有效突破,则支撑线变换为阻力线。
方法二,等待短线MACD背离
这里所指的短线背离一般为5分钟或时15分钟K线图中的MACD背离。当我们要向上买进时,则在其回调的时候我们就要十分留心短线图中MACD的底背离,当做出底背离后则应为相对的低点,在这一点附近买入则视为合适的进场机会。
MACD顶背离卖出法
MACD作为一个很常用的指标,MACD的用法大体上有两种:
1.运用DIF和DEA的金叉和死叉。如果DIF上穿DEA,是金叉,做买;如果DIF下穿DEA,是死叉,做卖。但是这个方法的缺陷,只要稍微使用过MACD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且在震荡市中不易操作。并且,金叉买入死叉卖出的成功率,经过统计之后,发现并不是很高。尤其在熊市的短线反弹中,如果使用金叉做买,很容易由于滞后性买到最高点,而在牛市中,如果使用死叉做卖,很容易卖到最低点。
2.运用DIF的背离。这里谈论的背离,不是有些书中所说的MACD红柱背离。使用DIF的背离,强调的是背离的强度要大,这样,可操作性才强。何为背离?一般情况下,MACD的DIF会跟随股价的走势同涨同跌。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同样能创新高,同样跟随创新低。背离,则指的是:如果股价创出新高,但是DIF不创新高,或者股价创出新低,DIF不创新低。前者说是顶背离,看跌;后者说是底背离,看涨。但是判断的方法却并非那么简单。
背离中,有强背离和弱背离之分,强顶背离则是股价创新高而MACD的DIF值明显走低;弱背离则是指数创新高,MACD的DIF两个高点齐平,或者也小幅创新高。只有强背离反向的牵引力才会大,但并不是说才会调整。对于顶背离启动的判断,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所以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才能确认是顶背离,同时才能起到压制指数上行的作用。
方法三,切线位附近
此种情况为图形走出突破形态,汇价突破后,回探到突破切线附近的测试。此时再做顺切线突破的操作将是良好的进场时机,同时在切线的另一侧放好止损以免汇价的假突破。
真实及有效突破的确定
识别假突破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虽然价格运行的轨迹总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但由于市场多种因素的作用,价格往往能够在一个特定的阶段运行于一个相对清晰的趋势中。这就使得趋势线、通道、形态等理论在投资操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技术分析意义。
一般地说,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在一个相对平缓的运行趋势中市场机会较难把握,而在市场突变过程中将孕育更多、更大的市场机会。当趋势线被有效击穿后,市场便发生了质的变化,行情开始加速。此时正是加码建仓的好机会,而误判的投资者也应果断离场并尝试反向操作。客观地说,由于趋势改变带来的中线机会以及回抽趋势线(或颈线)的短线机会都是市场变化过程中难得的、最具操作性的投资机会。
但市场也有其复杂的一面,常常在其突破的有效性上花样百出,搞一些形形色色的令人迷惑的骗线做法。通道上轨被突破后,人们预期价格将加速上扬,等追高盘蜂拥而至时,价格却会"栽"下来,形成多头陷阱。同样也常出现击穿下轨形成空头陷阱的情况。
怎样确定其突破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呢?
技术分析理论认为:
首先,是收市价原则。即一般地说,收市价的突破比仅仅只有日内瞬间价格的暂时突破更可靠。其次,是百分比原则。它要求收市价格穿越参考价的幅度要达到3%(当然3%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针对不同品种可以选用不同的最小价格波动允许值,但至少2%的幅度是必须的。最后,是时间原则。为了确认对趋势线的有效突破,市场必须连续3天保持收市价在该直线的同一侧。当然也有人认为期货市场只要2天即可
以上几种方法是我常用的,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方法的形式有很多,只要能够有助于我们的交易都是值得提倡的好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