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广州美股交易员招聘

招聘旺季的四月将至,校招季学姐亲情提醒正在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在校实习生、归国海外留学生、准备跳槽的职场人士,一些不法企业利用越来越花哨的方法,设计了很多招聘陷阱,谋取暴利:

一、招聘金融交易员

这种金融圈里近几年最常见的招聘欺诈,有一些并不具备金融市场交易资质的金融咨询公司、投资公司、信息科技公司等,大量并长期招聘多名交易员类职位,比如贵金属交易员、期货交易员、外汇交易员、美股交易员等,条件不限——言外之意,就是你交钱,就能入职,还有所谓的“专业培训”。

实则呢,就是候选人去面试,公司多数情况下会表示当即录用,条件是必须支付2万元开户操作,并提供免费的金融知识专业培训。结果,有一部分候选人上当了,跟家里人东借西凑,齐了,来开户,也入职了,但可能会因很快的巨额损失,而通过不了试用期,就被遣返离职了;还有一部分候选人,开户了,但再联系公司,对方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其入职;还有一部分,自己开户了,如果想要领到薪水,就得会继续拉更多的人开户,否则,完不成任务,也不能入职或继续工作。

多数这种公司,都是小作坊的自营盘,换句话说,只有公司赚钱的道理,没有客户赚钱的道理。前两年,央视315也曝光了一些白银交易公司,因金融欺诈、虚假交易等造成了大量炒白银的用户巨亏。客户想赢利平仓的时候,根本无法交易,客户赚着钱了,公司就得赔钱啊。有些交易员是专门干这事儿的,制造交易假象、不合理价位强行平仓等。

如何识别呢?

一是面试人员会正面、侧面了解你的经济情况、人脉情况等,也就是说,看你是不是能在短期拿得出来这笔开户费,说了白呢,我们公司不招穷人,不招玩不起这场交易的人,不招不认识有钱人的人,不招拉不来客户的人,不招狠不下心来去欺骗别人的人。二是,金融圈大多是离钱最近的岗位,怎么可能在招聘时,候选人什么条件都不限呢。三是,介绍这个职位到底是做什么的时候,要么是把这个岗位吹呼得神乎其神,要么就是给候选人画出各种各样美好愿景的大饼、超大饼。

二、招聘储备人才

储备人才、管理培训生之前来自于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在校生的校园招聘类型的岗位,以满足企业在未来几年内在新一代人才竞争中,可以提前积累优势资源。早起在中国,是用于一些大型国企、核心产业、高科技保密行业、战略行业等人才在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定向生。

然而,有一些企业逐渐将其变异,比如个别的保险公司,绝大多数人一听到对方是保险公司,就会速速挂断电话,所以他们用了新招,如果要是招聘保险代理、业务员之类,干脆就叫什么“团队精英”、“业务菁英”、“储备经理”、“财务规划师”、“理财顾问”……吸引求职者而发布较为动听的岗位名称,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入职的条件,一可能是自己必须先买一份保险,二可能是要参加保险专业课程,先交培训费、考试费等等。

并不是说保险公司不好,相反,保险行业在社会进步中,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只是,保险人员招聘的一些过程,有点诡异。

三、招聘见习生

发布见习岗位的用人单位,必须具有劳动保障部门见习基地资质,否则,不得发布所谓的见习岗位。“见习”和“实习”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有一家公司,发布行政人员的待招岗位,月薪2500,但求职者入职后,签了一份“见习协议”而不是“劳动合同”,月工资却只拿到800元的见习补贴。

四、招聘程序员

一家软件公司以招聘程序员为名,在“笔试”题目中是要求求职者编写程序,8名求职者的试题各不相同,但8段程序恰巧合成了一个项目,考试结束后,则是无一人被录用。这实际上属于一种“智力诈骗”的陷阱。还有就是以包就业名义,招聘培训学员,收取培训费用。

五、计件制岗位

一家工具厂招用钳工,约定月工资为1000,根据计件数量支付报酬,在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之后,工人提出加薪,但企业解释称“最低工资标准不适用于计件工”。员工可对劳动定额标准过高的企业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诉。

六、变相售卖产品

一家公司要求应聘者支付250元购买“公司资料光盘”,背熟后参加考试,考试合格方可录用。劳动者辛苦复习之后,却发现考试与光盘中资料毫无关系,白白花钱。

七、上岗前先缴费培训

除了哥之上介绍的程序员、技工等岗位,广告行业也有这种现象。一家广告公司招聘档案文员职位,面试中要求应聘者先到某某职校付费参加培训,考核后合格方可录用,但培训结束后却告知条件不符、岗位已满,不予录用。

八、招聘的名义骗汇款

一家公司通过电子邮件欺骗上网求职者,告知“聘用你为经理助理”,月薪5000元,同时称“公司在外地,希望汇款200元至公司账号,表示应聘诚意”。求职者汇款后就再也联系不上这家公司。

九、投资创业诈骗

有很多一心相当老板的伙伴儿,在创业初期或积累创业经验时,被诈骗钱财,比如招聘合伙人、加盟、连锁、入会、上线下线渠道发展等。

招聘求职的陷阱,肯定不仅仅上面的这些,大家一定要擦亮慧眼、耳听八方,重要的就是不断学习啊。荜辉哥分享几招,给大街网的小伙伴们:

1、先度娘一下对方的信息,比如关键词+“骗子”两个字。如果它是小骗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蛛丝马迹的结果。如果它是大骗子,很可能最前面的几屏幕都是。

2、分析对方的联系方式:手机号、QQ、邮箱等。

推荐大家的手机上安装一个好用的号码识别APP,真是诈骗、营销、保险、快递……都有识别,如果暂时没有,通讯录里一般都有“标记”功能。你这一次标记了,下一次再骚扰你,就有提示了。

如果是QQ注册不超过五年,或者是资料里什么都没有写,QQ业务什么也没开,空间也没什么,要十分警惕。此外,如果对方的号码非常的“好”,比如666啊、888啊之类,无论是QQ还是手机,都要警惕。

3、吹嘘得非常不靠谱。

对方和你聊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或者做出各种承诺,那就很可疑。当然,这要看你的性格和见识,如果就是一个很猎奇的人,就容易遭受好奇害死猫的惨状;如果平时看新闻少,常识积累得不多,对对方说的不太了解,却又容易受到对方言辞或可以包装出来的环境渲染,容易犯“眼见都为实”的错误。

4、急着跟你交钱的。

这点不详细说了,只有自己和下次看好自己的钱袋,骗子就无力回天了。

5、感觉自己这次便宜占大了。

一定要记住,当你觉得自己这次有大便宜可占的时候,一定要万分谨慎。因为“免费的往往是最昂贵的。”说倒便宜,哥再讲个题外话,搞市场营销和广告的圈内好友,曾经多次建议过我:超市或电商,有“促销”、“打折”、“让利”的时候,尽量把住自己的腰包、控制住自己的购买欲,因为这里的水,实在太深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